读唐书

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

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皇立太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有志之士任何时候都不会无所成就,中等才能的人也会随着时代获取功名。
并汾一带的才俊们都在做些什么,他们只是静观文皇开创的太平盛世。

注释

志士:指有远大志向和抱负的人。
无时亦少成:无论何时都不会无所建树。
中才:指普通但有能力的人。
随世:顺应时势。
就功名:获取功名或声望。
并汾:并州和汾州,泛指当时某一地区。
诸子:众多有才华的人。
何为者:他们在做什么。
坐:静观。
文皇:对古代开明君主的尊称,如唐太宗李世民。
立太平:建立或维护太平盛世。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所作,名为《读唐书》。诗中的前两句“志士无时亦少成,中才随世就功名”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有抱负的人物的思考,他们或许因为时代的局限而未能完全实现自己的理想,但即便是中等才能的人,也能在适应时代潮流的情况下获得成功和荣誉。后两句“并汾诸子何为者,坐与文皇立太平”则描绘了唐朝时期,特别是唐太宗李世民(文皇帝)统治下的盛世景象,其中“并汾诸子”指的是古代并州、汾州一带的贤才,“何为者”意味着这些人才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能有所作为。最后两字“立太平”则表达了唐太宗治下的国泰民安。

王安石通过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深刻理解,也展示了他个人对于理想、才能与时代契合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同时,这也反映出作者本人对于政治理想与现实可能性的思考。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读维摩经有感

身如泡沫亦如风,刀割香涂共一空。

宴坐世间观此理,维摩虽病有神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读蜀志

千载纷争共一毛,可怜身世两徒劳。

无人语与刘玄德,问舍求田意最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谁将

谁将石黛染春潮,复撚黄金作柳条。

西崦东沟从此好,笋舆追我莫辞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萧]韵

贾生

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

爵位自高言尽废,古来何啻万公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