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康逢师厚

藤江合贺江,浮荡苍梧云。

我如老饿鹤,忍饥啄蛮尘。

二更客入户,月黑雨翻盆。

坐久始惊省,两翁非昔人。

一别二十年,家国忍复论。

岂知半暗眼,再见忠宣孙。

君负济世美,实识治乱根。

宁同二三子,但粥父祖名。

心岂燕丘壑,屡召终逡巡。

新年愤忠极,决意去脩门。

龙鬼亦妒贤,翻舟使回奔。

呜呼天下事,敢笑不敢言。

师尹实令弟,高义横乾坤。

政坐才卓荦,亦使身奇屯。

人说龚州居,胜事专江村。

未赴结社约,长耿怀友心。

君归兄弟语,况我应殷勤。

二子岂隐者,中兴要甫申。

勉哉赤松子,善事黄中君。

我欲北渡岭,江西老耕耘。

子房但强饭,勿道绮与园。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吕本中在晋康遇到师厚时的复杂心情和对历史人物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命运、国家兴衰以及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

首句“藤江合贺江,浮荡苍梧云”以自然景象起笔,营造出一种悠远、深邃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接下来将展开一段关于历史与现实交织的故事。接着,“我如老饿鹤,忍饥啄蛮尘”一句,诗人自比为饥饿的老鹤,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在艰难环境中挣扎求生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二更客入户,月黑雨翻盆”描绘了夜晚突然到访的情景,通过恶劣的天气象征着外界环境的动荡不安,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接下来,“坐久始惊省,两翁非昔人”则揭示了与老友重逢的惊喜与感慨,时间的流逝让曾经熟悉的人变得陌生,引发了对岁月无情的感叹。

“一别二十年,家国忍复论”表达了诗人对离别之久、家国之变的深深忧虑,体现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忧虑。随后,“岂知半暗眼,再见忠宣孙”一句,通过对比“忠宣孙”的出现,暗示了对忠诚与继承的重视,同时也可能寓含对某种理想或信念的坚持。

“君负济世美,实识治乱根”赞扬了师厚的才能与见识,认为他能洞察治理国家的根本问题,体现了对人才的赞赏。接下来,“宁同二三子,但粥父祖名”则表达了对那些仅凭父祖之名而无实际能力者的批判,强调了个人能力和品德的重要性。

“心岂燕丘壑,屡召终逡巡”表明了诗人虽有归隐之心,但终究未能实现,可能是因为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感。最后,“新年愤忠极,决意去脩门”表达了诗人对忠贞精神的推崇,以及决心离开某些束缚,追求自由和真理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历史人物的赞美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360)

吕本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东莱先生,诗人,词人,道学家.诗属江西派.著有<<春秋集解>>,<<紫微诗话>>,<<东莱先生诗集>>等.词不传,今人赵万里<<校辑宋金元人词>>辑有<<紫微词>>,<<全宋词>>据之录词二十七首.诗数量较大,约一千二百七十首

  • 字:居仁
  • 籍贯:寿州
  • 生卒年:1084- 1145

相关古诗词

初十日王震秀才家探梅

不问主人聊一来,水亭风榭小徘徊。

春风大似私南土,未腊江梅半欲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王园观梅主人置酒莫归(其一)

临溪照影若自爱,犯雪看花宁怕寒。

百绕蜂儿缘底事,痴心犹作蜜房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王园观梅主人置酒莫归(其二)

日没未没雾索山,古寺松门欲上关。

尚有香风泛衣袖,儿童知我探春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饭花光店是日立春

采胜缯幡安在哉,客行巾帽只风埃。

东西水畔冻全坼,南北枝头春已回。

故国音书黄耳断,馀生光景白驹催。

山村谁道全荒陋,也有畦蔬入馔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