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怨慢.送丁蕴珏表姨

绿窗几度留难住。懊恼相逢,反添离绪。

剪烛清谈,一般怀抱愁如许。

怊怅无计,只怕听、临歧语。

皓月太无情,却照尽、悲欢千古。

便总把吴刚斧借,也怎划愁千缕。

炎凉阅遍,况秋更悲羁旅。

第一是、只恨江潮,但浩漫、偏催人去。

念此别天涯,重话苍野何处。

形式: 词牌: 长亭怨慢

鉴赏

这首《长亭怨慢》由清代词人陆蓉佩所作,描绘了送别之情的哀婉与深沉。词中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

“绿窗几度留难住”,开篇即点出离别的无奈与不舍,绿窗前的多次停留,却终究无法留住离人的脚步。“懊恼相逢,反添离绪”则表达了相遇时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悲伤交织在一起的复杂心情。“剪烛清谈,一般怀抱愁如许”描绘了两人在烛光下交谈的情景,尽管心怀愁绪,却依然试图寻找慰藉。“怊怅无计,只怕听、临歧语”表达了对即将分别的恐惧与不舍,担心离别的话语会加重心中的愁绪。

“皓月太无情,却照尽、悲欢千古”一句,将自然界的月亮与人类的情感相对比,月亮虽无情,却能见证人间的悲欢离合,时间的流逝。“便总把吴刚斧借,也怎划愁千缕”运用神话中的吴刚伐桂,表达了想要借助外力解决内心愁绪的渴望,但最终发现这是不可能实现的。“炎凉阅遍,况秋更悲羁旅”则反映了词人对人生经历的感慨,无论是炎热还是寒冷,无论是春夏还是秋冬,都难以避免离别带来的痛苦。“第一是、只恨江潮,但浩漫、偏催人去”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主题,江潮的浩荡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离别不可避免的趋势。“念此别天涯,重话苍野何处”则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担忧,离别后,即使再回到熟悉的土地,心中也已不再是原来的自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达了离别之痛与对未来的忧虑,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情感和时间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8)

陆蓉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菩萨蛮.八月十七夜待月,有怀琴如姑母

思君待月清宵坐。无聊只觉双眉锁。镇日盼征鸿。

经年书未通。瑶阶凉似水。顾影怜憔悴。

生怕卷珠帘。新寒病要添。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菩萨蛮.月下待蕴珏表姨不至

独怜咫尺天涯隔。匆匆小别愁千叠。昨夜月同看。

罗衣怯嫩寒。空阶闲伫立。怅望遥天碧。

皓魄一分亏。帘疏花影移。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浪淘沙.冬夜有怀广敷大兄

随意下琼钩。皓魄光浮。萧条庭院已无秋。

屈指雁儿应到也,几度回眸。异地苦淹留。

没处埋愁。匆匆无计挽扁舟。

回首乡关无限恨,齐上心头。

形式: 词牌: 浪淘沙令

菩萨蛮.落叶

疏林一夜风微过。飘飘却共霜花堕。摇落太无端。

零星谁更看。匆匆秋渐老。珍重和愁扫。

瘦蝶忒多情。飞来似不禁。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