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冯山经过永泰文与可的旧居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数程奔走倦征车”,生动地展现了诗人长途跋涉后的疲惫之态,一个“倦”字,既表达了身体的劳累,也暗示了心灵的渴望。接着,“喜过蓬仙旧隐居”,一句转折,由疲惫转为喜悦,诗人惊喜于能够再次造访这位文人雅士的故居,流露出对文与可的敬仰之情。
“秀气峰峦排户牖,清风楼阁锁图书”,这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文与可宅邸的环境之美。秀美的山峦仿佛排列在门户之间,清风徐来,楼阁中藏书丰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充满文化气息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寓意着文与可的学识和精神世界的深厚。
“一从高步东山起,重见深秋少室虚”,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表达了对文与可才华的赞美。文与可如同东山再起的英雄,其影响力深远,即使是在深秋时节,他的宅邸依然显得空旷而宁静,仿佛是对他不凡成就的一种象征。
最后,“无计墨君堂上看,林间猿鹤共踌躇”,诗人表达了无法亲自在墨君堂(可能是指文与可的书房或艺术创作之地)观赏的遗憾,但同时又在想象中与林间的猿鹤一同徘徊,似乎在思考、在感悟,流露出对文与可艺术与人格的深深敬仰和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与可旧居环境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文与可个人魅力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文人雅士生活情趣的向往和对高尚人格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