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王庭圭对宋代王宣子舍人的赞美与敬仰之情。诗中以华丽的辞藻展现了王宣子在朝廷中的显赫地位和卓越才能。
首句“垂旒画衮云绣裳”,以“旒”、“衮”、“云绣裳”等词语描绘了王宣子作为天子近臣的尊贵形象,暗示其服饰华美,地位显赫。接着,“天子择日开明光”一句,点明了王宣子在特定日子受到天子的接见,进一步强调了他的重要性。
“临轩策士必亲览,鸿文独高翰墨场”两句,通过描述王宣子亲自审阅策士的文章,突出其对人才选拔的重视,同时也表明他的文学才华出众,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都人争看状元出,九衢车马何煌煌”描绘了王宣子选拔状元时的盛况,都城内外的人们纷纷聚集,观看这一重要时刻,场面热闹非凡。这不仅体现了王宣子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也反映了他选拔人才的公正与影响力。
“贵名一日动天地,破卵插翼飞鸾凰”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形容王宣子的名声迅速传遍天下,如同破壳而出的鸟儿展翅高飞,象征着他的声望和成就达到了极高的境界。
“螭头献纳近日月,谓公远器宜庙堂”通过螭头(龙的别称)献纳日月的比喻,赞扬王宣子的智慧和贡献如同日月般照耀,适合担任国家的重要职务,表达了对其深远影响和卓越能力的高度评价。
“麟符虎节下霄汉,双旗忽开南斗傍”两句,继续使用神话般的意象,形容王宣子的权力和威望如同天上星辰,双旗飘扬,象征着他所拥有的权威和荣耀。
“朝廷已知弱翁治,行且大用归岩廊”指出朝廷已经认识到王宣子的治理能力和贡献,并即将委以重任,让他回到朝廷的核心位置,进一步肯定了他的政治地位和作用。
最后,“江边野老病初起,始欲杖策窥门墙”描绘了一位年迈的乡间老人因听说王宣子的名声而感到振奋,想要前往拜见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王宣子的尊敬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王宣子的赞美和描述,展现了其在宋代社会中的崇高地位、卓越才能以及深远的政治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这位杰出人物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