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过江缘磴寻溪垠,隐然绝壁天开门。
传云此处昔龙隐,阴岩凛凛犹疑存。
风云已与时变会,苔藓尚迹初潜痕。
嗟余出处不自重,过事轻发难为神。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游子过江寻访溪谷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遗迹的怀念与自我境遇的感慨。
“过江缘磴寻溪垠”一句,以动作开篇,设定了探幽访胜的情境。磴,古时指登山用的石级,这里用来形容诗人攀援越过的艰难之路;溪谷则是自然风光的隐秘所在。
“隐然绝壁天开门”表现了诗人寻找到了一个被群山环绕、与世隔绝的地方,仿佛天然形成了一扇通往另一个世界的大门。这里的“隐然”和“绝壁”,形容的是这自然之门的隐秘与壮观。
接下来的“传云此处昔龙隐,阴岩凛凛犹疑存”两句,则引出了历史的传说,点明了这个地方曾是古龙隐藏的地方。诗人通过对“昔日”的追忆和现实中的感受,对这块土地充满敬畏之心。
“风云已与时变会,苔藓尚迹初潜痕”进一步描绘了时间的流转和自然界的更迭。诗人感受到风云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但在岩石间依然可以看到古老的苔藓,这些都是历史留下的印记。
最后,“嗟余出处不自重,过事轻发难为神”表达了诗人的自我反思和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未能把握住历史的沉重,也未能完全领悟这自然之美与古迹的深意,从而感到了一种无力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观察和欣赏,更蕴含着对过往文化遗产的尊崇,以及个人的历史感怀。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物、历史传说融为一体,展现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山水画卷。
不详
乱峰凝碧□□□,曾有神龙此□□。
□□已兴甘泽去,高岩□葛□云端。
远宦良多感,新来更可悲。
春随斗柄动,人自海边归。
仆马疲劳甚,郊原雨水时。
经旬不得信,凭槛又吟诗。
可道非常道,真空本不空。
荒郊自生草,閒地又栽松。
无欲更何虑,有为终必穷。
风云上天去,老子信犹龙。
未衰前已得悬车,骨立清风八十馀。
松竹最宜贫宅舍,江山遍照白髭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