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津

青藜步柳阴,已识西津路。

白衣歌水涯,不上西津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遇]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忧郁的画面。"青藜步柳阴,已识西津路",诗人踏着青藜,穿行于柳树的阴影中,已经找到了通往西津的道路。这里运用了“青藜”这一意象,既指代了道路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探索精神。"柳阴"则营造出一种柔和而略带哀愁的氛围,仿佛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接着,“白衣歌水涯,不上西津渡”,诗人穿着白衣,在水边歌唱,但并未踏上前往西津的渡船。这句诗通过“白衣”这一形象,可能象征着诗人的纯洁或某种理想化的追求。而“不上西津渡”则透露出诗人对某种行动的犹豫或对现状的留恋,或许是对未知旅途的畏惧,或是对当前生活的不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行为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和对未来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次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次心灵的探索和自我反思的过程。

收录诗词(163)

谢承举(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梦中作

璚瑶洲畔拾芙蓉,玉女青童两队从。

明月一江天似水,夜凉骑鹤下西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牧龙亭杂诗(其一)

白沙一路接长坡,处处蚕桑处处禾。

过午野田啼鸟歇,楝花风送踏车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牧龙亭杂诗(其二)

长揖耕夫问牧龙,苍峰东指塔重重。

邮亭岁远无门榜,破屋墙边四五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冬]韵

牧龙亭杂诗

细风吹雨散还散,四月轻寒正麦秋。

梅子已黄蚕已熟,满村桑柘叫钩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