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家鹤坪太守之任河南

悬庭不爱锦江鱼,分得阳春到敝庐。

已引巴人同和曲,更教石室有藏书。

门情宛转怜张闿,臣叔堂皇胜魏舒。

自忆莼鲈理归棹,天涯计日望登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张问陶所作的《送家鹤坪太守之任河南》。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其即将赴任的河南的祝福与期待。

首联“悬庭不爱锦江鱼,分得阳春到敝庐。”以“悬庭”暗喻友人高洁的品格,不为世俗所动,而“锦江鱼”则象征着富贵荣华。友人却将这份“阳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恩惠)带到了自己简陋的居所,体现了其高尚的情操和对朋友的深情。

颔联“已引巴人同和曲,更教石室有藏书。”进一步描绘了友人不仅带来了音乐的和谐,还带来了丰富的知识和学问,使居所充满了文化气息。这里的“巴人”可能指友人来自巴蜀之地,而“石室”则暗示友人带来了书籍,丰富了居住环境的文化内涵。

颈联“门情宛转怜张闿,臣叔堂皇胜魏舒。”通过对比,赞扬了友人对朋友的关怀和对家族的贡献。这里“怜张闿”可能是指友人对某位朋友的深切关怀,“臣叔堂皇胜魏舒”则是说友人在处理家族事务时,表现得既庄重又得体,超越了古代的名臣魏舒。

尾联“自忆莼鲈理归棹,天涯计日望登车。”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之情。诗人回忆起友人离开家乡时的情景,如同思念家乡的莼菜和鲈鱼,期盼友人早日归来。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旅途平安、仕途顺利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友人品德、才华及离别之情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288)

张问陶(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杰出诗人、诗论家,著名书画家。一字柳门。因善画猿,亦自号“蜀山老猿”。嘉庆十九年(1814)三月初四日,病卒于苏州寓所。其生平事迹见《清史稿》卷四八五《文苑》、《清史列传》卷七二《文苑传三》、胡传淮著《年谱》、《张船山书画年谱》等文献。著有《船山诗草》,存诗3500余首。其诗天才横溢,价重鸡林,与袁枚、赵翼合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被誉为“青莲再世”、“少陵复出”、清代“蜀中诗人之冠”,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

  • 字:仲冶
  • 生卒年:1764—1814

相关古诗词

客夜

函关剑阁太岧峣,没马尘中自暮朝。

剩有琴书千里共,更无僮仆一身遥。

客衾澹定忘寒暑,乡信重翻破寂寥。

却忆故园诸弟妹,红灯聚语鬨深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杜梅溪明府二十韵

夫子东吴秀,闻鸡早着鞭。

诗名原在杜,利器必归燕。

宰著神明号,家藏锦绣篇。

得时惊骥足,振翼羡鸢肩。

郢曲邀君和,穷交倍我怜。

契投今雨外,心折古风前。

商羽欣同调,泥鸿各异天。

长途纡万里,离绪绕三年。

昔去真徒尔,重来亦偶然。

骑驴怀旧刺,坐客叹寒毡。

身枉登千佛,囊羞剩一钱。

行歌经市上,沽酒忆垆边。

海阔萍难合,霜清月自圆。

空悬徐稚榻,谁擘薛涛笺。

彦会期他日,吾门重叱贤。

赏音弦指寂,惜别岁华迁。

台迥才多俊,凫遥令似仙。

宦情如食蔗,慧业欲通禅。

文采留中叶,飞腾卜右蝉。

飘零嗟郑谷,莫笑苦夤缘。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得舍弟寿门书

梦远西堂寂,风高北雁斜。

乡书欣入手,弱弟解持家。

惜别怜泥爪,怀归感岁华。

羡君骑款段,乡里竞相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戊申岁腊寓外舅赞善公宅感事有作(其一)

天涯别鹄惨离群,三载浮踪幻似云。

孤馆重依崇让宅,荒阡遥痛魏城君。

元稹俸薄难为奠,孙楚情多不在文。

绣褓剩携娇女伴,娉婷泉路莫轻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