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夫石歌

一从藁砧去,无心事机杼。

暮暮复朝朝,凝情立江渚。

归帆数尽不见夫,夫不归来心独苦。

宁知幻化只斯须,留得虚名竟何补。

胡不当初莫嫁轻薄儿,贪名徇利轻别离。

何不终身学取秋胡妻,采桑纺绩为裳衣。

人心孰不恋乡土,百年会有归来时。

汝夫若戍交河北,天下有时征战息。

汝夫若把奇策干王侯,名成也合衣锦图归休。

乌栖故林,狐正首丘,丈夫安得长远游。

胡为朝望复暮望,化作石头在江上。

室中有儿,堂上有姑,姑老无所养,儿幼谁人扶。

儿无母兮走茕茕,姑失妇兮啼呜呜。

汝夫一朝还,汝已化为石,石在路傍夫不识。

夫心始悔不早归,石本无情岂相忆。

相忆知奈何,有泪如雨空滂沱。

古来贞节人,湮没何其多。

石在天地间,万古不可磨。

石不磨,名岂灭,只恨恩情中道绝。

遂令江上远行人,见此应须悔离别。

君不见苍梧万仞湘水深,竹上斑斑泪如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龚敩的《望夫石歌》描绘了一个女子因丈夫离家后独自守望,期盼归来的辛酸故事。诗中的女子失去了纺织生活的乐趣,日复一日地凝视江面,期待归帆。她反思自己的婚姻选择,后悔轻信了丈夫的承诺,未能坚守在家乡务农织布。

诗中女子对乡土的眷恋和对未来的设想,如丈夫戍边战争结束或以才智建功立业,都寄托了对团圆的渴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她最终化为望夫石,孤独地留在江边,留下姑姑和幼儿无人照顾。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贞节妇女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石在天地间,万古不可磨”象征着女子坚贞不渝的精神,即使身体化为石头,其贞节之名也不会磨灭。然而,恩情的中断使得她的悲剧更加悲凉,也让过往的离别显得更为遗憾。最后,诗人借苍梧湘水的深沉与斑斑泪痕,强化了女子悲剧的深度和广度,警示后人珍惜眼前人,避免重蹈覆辙。

整体来看,《望夫石歌》是一首深情而富有哲理的闺怨诗,通过对女子形象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古代女性在社会变迁和个人命运面前的无奈与坚韧。

收录诗词(155)

龚敩(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蛾眉亭

烟光水色涵清辉,两山相对浮修眉。

一如美人敛态不自持,又如新月倒影相照寒玻瓈。

姑熟江,梁山峡,秋水无波绿于鸭。

不是新妇矶头翠黛颦,不是瑶池王母霜萧飒。

翠颦日日空自颦,秋霜萧飒何时春。

未如青山绿树万古不改色,坐看沧海生黄尘。

形式: 古风

周如心溪庄八首(其一)

闻说溪庄上,先生旧隐居。

村舂閒野水,高栋接茅庐。

城客朝携酒,溪翁夜打鱼。

功名身外事,不醉复何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周如心溪庄八首(其二)

城南烟景好,日晏渡溪迟。

一径竹深处,四檐花落时。

雨晴莺唤友,风煖燕呼儿。

境寂观群动,悠然乐不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周如心溪庄八首(其三)

溪深才数里,尘静少波涛。

宿鹭便青草,娇莺妒碧桃。

户当松径黑,桥倚石梁高。

尚有丝纶在,犹堪掣巨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