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蒋姚二子归湖南

二子湖南来,跋涉数千里。

罗浮相对望,溟渤庆来止。

泉翁坐天关,闭户避嗔訾。

堪嗟浊世人,背目且信耳。

月旬何所有,澄默契玄理。

星堂承过访,欣慰淂二美。

如何忽旋驾,令我心未已。

遥遥初秋棹,渺渺桂阳俟。

白发翘倚门,庭训逾深旨。

归来有馀师,夫道一而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渐逵所作的《送蒋姚二子归湖南》。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两位弟子蒋、姚二人返回湖南的情景,充满了对弟子们的深厚情感和对道学的执着追求。

首句“二子湖南来,跋涉数千里”点明了弟子们从遥远的湖南而来,历经千辛万苦。接着“罗浮相对望,溟渤庆来止”两句,运用象征手法,以罗浮山与大海为背景,表达了对弟子们到来的喜悦和庆祝之情。

“泉翁坐天关,闭户避嗔訾”描绘了一位隐居的高人(可能指诗人自己)坐在天关,闭门谢绝世俗的纷扰,追求内心的宁静。这反映了诗人对道学的追求和对世俗的超脱。

“堪嗟浊世人,背目且信耳”表达了对世人的批评,认为他们只凭眼见而忽视内心的理解,强调了心灵的洞察力比外在的观察更为重要。

“月旬何所有,澄默契玄理”通过月旬的比喻,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但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是永恒不变的,需要心灵的契合才能领悟。

“星堂承过访,欣慰淂二美”表达了对弟子们来访的喜悦和欣慰,以及对他们的美好品质的赞赏。

“如何忽旋驾,令我心未已”表达了诗人对弟子们离去的不舍和内心的波动。

最后,“遥遥初秋棹,渺渺桂阳俟”描绘了弟子们乘船远去,诗人站在岸边,遥望远方,心中充满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弟子们的思念。

“白发翘倚门,庭训逾深旨”描述了诗人年老但仍坚持在家门口等待,回顾往日的教诲,这些教诲深邃而意味深长。

“归来有馀师,夫道一而已”表达了诗人坚信,无论弟子们走到哪里,都有老师的存在,而道学的核心只有一个,那就是追求真理和内心的平静。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弟子们的深情厚谊,也有对道学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780)

王渐逵(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伦穗石之留都

承蒙簪组孚全越,润国才华动两京。

已见伯夷能典礼,更闻张载善论兵。

龙关虎壁曲来重,紫禁沧洲自不并。

别酒又勤文社会,坐深孤月落江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越森楼次韵答三洲(其一)

高台文榭散霏烟,嬴得閒游迹似仙。

海内才名归郏鼎,天涯艰险叹商川。

习池遥接荷花渚,韦曲同成月夜船。

一任儿童歌进酒,荔支红压石桥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越森楼次韵答三洲(其二)

越森楼馆静无烟,玉局归来是谪仙。

碧月静依杨柳港,翠霞低映蓼花川。

乘风惯爱溪头社,送酒时呼竹外船。

析木银河光错落,夜深疑在斗牛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约王宇斋游白云蒲涧不果诗以柬之二首(其一)

九节菖蒲生涧烟,人传此地驻飞仙。

何当共觅安期迹,数到秦皇汉武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