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慢.寄赠

枕海山横,陵江潮去,雉堞秋风残照。

閒寻桂子,试听菱歌,湖上晚来凉好。

几处兰舟,采莲游女,归去隔花相恼。

奈长安不见,刘郎已老,暗伤怀抱。

谁信得、旧日风流,如今憔悴,换却五陵年少。

逢花倒躲,遇酒坚辞,常是懒歌慵笑。

除奉天威,扫平狂寇,整顿乾坤都了。

共赤松携手,重期明月,再游蓬岛。

形式: 词牌: 选冠子

翻译

枕着大海的山峦,江陵的潮水退去,秋天的阳光照在古老的城墙之上。
悠闲地寻找桂花,试着聆听采菱女的歌声,傍晚的湖面凉爽宜人。
有几个小船,采莲的少女们归来,隔着花丛互相逗趣打闹。
可惜再也见不到长安,我已老去,心中不禁黯然神伤。
谁能相信,往日的风流人物如今已憔悴,曾经的青春少年已不再。
遇到花朵就躲避,面对美酒也坚决推辞,常常懒于唱歌和欢笑。
除了侍奉天子的威严,平定叛乱,整顿天下大事已成过往。
期待与赤松子携手,再次约定在明亮的月光下,重游仙境蓬莱岛。

注释

枕海:依傍大海。
雉堞:城墙上的矮墙。
桂子:桂花。
菱歌:采菱女唱的歌。
兰舟:装饰有兰花的小船。
隔花:隔着花丛。
长安:古都长安。
刘郎:自比刘禹锡,此处指诗人自己。
风流:风采出众。
憔悴:形容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五陵年少:指京城中的贵族青年。
逢花倒躲:见到花儿反而避开。
慵笑:懒得微笑。
奉天威:侍奉天子的威严。
狂寇:狂妄的敌人。
赤松:传说中的仙人。
蓬岛:蓬莱仙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怀旧和超脱的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于现实生活的淡然态度。诗中的“枕海山横,陵江潮去”开篇即勾勒出一幅广阔的山水画卷,海与山的交错和陵江之潮的流动,为读者展现了一个辽阔而壮丽的自然景象。

接下来的“雉堞秋风残照”则透露出一种萧瑟凄清的氛围,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找桂子,聆听菱歌,更显得心境宁静而淡泊。湖上晚来凉好,也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这份清凉和安逸的享受。

“几处兰舟,采莲游女”中的兰舟与采莲游女,勾画出一幅古典美人的生活图景,而“归去隔花相恼”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舍,这种情感在“奈长安不见,刘郎已老,暗伤怀抱”中得到了升华。诗人对往昔岁月的追思,以及对于英雄不再的感慨,都体现了时间流逝与世事变迁的无常。

然而,在“谁信得、旧日风流,如今憔悴,换却五陵年少”中,诗人似乎已经超越了对往昔的沉湎,转而以一种淡然的心态面对现实。逢花倒躲,遇酒坚辞,常是懒歌慵笑,更是这种超脱心境的体现。

最后,“除奉天威,扫平狂寇,整顿乾坤都了”中的诗句,则像是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关怀,以及对英雄征战的肯定。共赤松携手,重期明月,再游蓬岛,则是诗人心中那份超然物外、与自然为伴的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心灵世界,以及他对于生活、历史和自然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211)

朱晞颜(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苏幕遮(其一)

瘦仙人,穷活计。不养丹砂,不肯参同契。

两顿家餐三觉睡。闭著门儿,不管人闲事。

又经年,知几岁。老屋穿空,幸有天遮蔽。

不饮香醪常似醉。白鹤飞来,笑我颠颠地。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苏幕遮(其二)

酒壶空,歌扇去。独倚危楼,无限伤心处。

芳草连天云薄暮。故国山河,一阵黄梅雨。

有奇才,无用处。壮节飘零,受尽人间苦。

欲指虚无问征路。回首风云,未忍辞明主。

形式: 词牌: 苏幕遮

诉衷情令(其二)

老人无复少年欢。嫌酒倦吹弹。

黄昏又是风雨,楼外角声残。悲故国,念尘寰。

事难言。下了纸帐,曳上青毡,一任霜寒。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

诉衷情令(其三)

青旗彩胜又迎春。暖律应祥云。

金盘内家生菜,宫院遍承恩。时节好,管弦新。

度升平。惠风迟日,柳眼梅心,任醉芳尊。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