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
积霭迷青璅,残霞动绮疏。
山应列圆峤,宫便接方诸。
祗有三奔客,时来教隐书。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的风景画面。"石窗何处见,万仞倚晴虚"两句通过对石窗位置的探寻和万仞山峰在晴空中若隐若现的状态,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及深邃情感。"积霭迷青璅,残霞动绮疏"则继续这种意境,用厚重的云雾和缥缈的晚霞勾勒出山谷的神秘与柔美。
"山应列圆峤,宫便接方诸"中,“山”指的应该是四明山,而“宫”可能是指隐逸之所或道观佛寺。诗人通过这种对自然与人造建筑的对比,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
最后两句"祗有三奔客,时来教隐书"中,“三奔客”通常解作频繁来访的旅人,而“教隐书”则是指诗人在山中修习道法或读书养性。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那些能够理解并分享其隐逸生活之人的期待和欢迎。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山居生活,抒发个人情感的作品。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致刻画,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审美追求和精神境界。
不详
唐代农学家、文学家,别号天随子、、甫里先生,江苏吴县人。曾任湖州、苏州刺史幕僚,后隐居松江甫里,编著有《甫里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泽丛书》中,现实针对性强,议论也颇精切,如《野庙碑》、《记稻鼠》等。与皮日休交友,世称“皮陆”,诗以写景咏物为多
相访一程云,云深路仅分。
啸台随日辨,樵斧带风闻。
晓著衣全湿,寒冲酒不醺。
几回归思静,髣髴见苏君。
山实号青棂,环冈次第生。
外形坚绿壳,中味敌璚英。
堕石樵儿拾,敲林宿鸟惊。
亦应仙吏守,时取荐层城。
鹿亭岩下置,时领白麛过。
草细眠应久,泉香饮自多。
认声来月坞,寻迹到烟萝。
早晚吞金液,骑将上绛河。
樊榭何年筑,人应白日飞。
至今山客说,时驾玉麟归。
乳蒂缘松嫩,芝台出石微。
凭栏虚目断,不见羽华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