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严嵩所作的《奉送浚川王公赴召》其二,通过对“三独”、“百寮”、“天书”、“霜署”、“台纲”、“郡国”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对浚川王公的崇高评价与深厚情感。
首先,“雄峻称三独,清忠仰百寮”,通过“雄峻”和“清忠”的描绘,赞扬了浚川王公的卓越才能和高尚品德,如同山岳一般雄伟,如同清流一般忠诚,为众官僚所敬仰。
接着,“天书新宠渥,霜署旧风标”,“天书”象征着皇上的恩赐,“宠渥”则表达了对浚川王公受到的特殊恩典的赞美。“霜署”则是古代官署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浚川王公在过去的岁月中留下的良好声誉和风范。
“威振台纲肃,春行郡国遥”,“威振”表现了浚川王公的权威和影响力,“台纲”指的是朝廷的法度,“肃”则强调了他维护法纪的坚定态度。“春行”比喻浚川王公即将前往的地方,而“郡国遥”则突出了他行程的遥远和重要性。
最后,“向来经济望,好答圣明朝”,“经济”在这里指治理国家的才能,“向来”表明这是对浚川王公过往成就的认可,“望”则表达了对他未来作为的期待,“好答圣明朝”则表达了希望他能够不负期望,为国家做出更大贡献的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高度的赞誉,深情地表达了对浚川王公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其即将赴任的深切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