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陆廉伯庶子所藏墨梅

宋人写梅工染地,染出疏花得花意。

寒枝点缀纵复横,宛在江村立烟际。

元人写梅铁作圜,千玉万玉相联拳。

天机浅深各有态,三昧定属何人传。

忽拭此图真宋手,入眼丹青未能有。

凉风未觉生衣襟,古月犹疑照窗牖。

断缣残墨惊海棠,当时价抵千金强。

几人豪夺几悬购,完璧乃归君子堂。

多君家在毗陵住,高洁平生似梅树。

秀餐亭上岁寒盟,时约花神共来去。

我今归卧新安山,暗香正绕清溪湾。

北河冰坚未成往,春梦夜落松筠间。

补之不作林逋老,红绿纷纷竞妍好。

愧无佳句慰幽芳,三复莓苔被花恼。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明代程敏政的《题陆廉伯庶子所藏墨梅》描绘了宋人和元人不同的画梅风格。宋人以淡墨渲染,画出稀疏的梅花,展现出花的自然神韵,如同江村烟雾中的独立枝头。元人的画则更为刚劲,以铁线勾勒出圆形的梅花,如千玉万玉相连,各自呈现出独特的韵味。

诗人对陆廉伯庶子收藏的墨梅图赞叹不已,认为是宋代高手之作,其色彩虽淡却生动,仿佛凉风吹过仍能感受到其清新,古月映照下更显雅致。这幅画曾引起众多人士的争夺,最终得以完好保存在君子之堂,价值连城。

诗人接着将陆廉伯与梅树的高洁品格相提并论,提及他在秀餐亭上的岁寒之约,与花神共度时光。而自己虽然归隐新安山,但心中仍怀念那墨梅的清香,只能在梦中与之相伴。

最后,诗人表示不愿效仿林逋的隐逸生活,而是欣赏花的纷繁色彩,但自感无法写出佳句以赞美幽芳,只能反复欣赏,让莓苔覆盖的花朵带来一丝烦恼。整首诗通过对比和描绘,表达了对墨梅艺术的敬仰和对高洁品格的赞美。

收录诗词(2541)

程敏政(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任月山五王醉归图

何处离宫春宴罢,五马如龙自天下。

锦鞯蹀躞摇东风,不用金吾候随驾。

缓策乌骓衣柘黄,颜赪不奈流霞浆。

手戮淫昏作天子,三郎旧是临淄王。

大醉不醒危欲堕,双拥官奴却鞍座。

宋王开国长且贤,谁敢尊前督觞过。

申王伏马思吐茵,丝缰侧控劳奚人。

可怜身与马斗力,天街一饷流香尘。

岐王薛王年尚少,酒力禁持美风调。

前趋后拥奉诸兄,临风彷佛闻呼召。

夜漏归时严禁垣,花萼楼中金炬繁。

大衾长枕已预设,帝家手足称开元。

我闻逸乐关成败,狗马沉酣示明戒。

二公作诰五子歌,此意当时可谁解。

仙李枝空人不还,王孙一日开真颜。

鸰原终古存风教,珍重丹青任月山。

形式: 古风

春社谣

我家社公耕凿主,求晴得晴雨得雨。

今春作社神更欢,值我一年新病愈。

墙下小桃红满枝,塘东弱柳垂金丝。

社饭炊香出茅屋,腊酒一倾连数卮。

土鼓逄逄过林际,醉插山花共神戏。

隔邻鸡犬喜欲狂,接席儿童相笑詈。

满爇炉香焚纸钱,大家再拜祈丰年。

放臣敢道金马客,明日扶犁同下田。

形式: 古风

访进士何斯复于歙北黄荆渡不值时斯复方以养亲告归

问路寻君径出城,过桥自得绕溪行。

小翻翠柳东风软,返射青山夕照明。

为就江鱼长供母,暂容沙鸟一寻盟。

前村种药归应晚,欲话心期恐未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沈启南画障为张通守题

石田老人非画师,胸中丘壑天所私。

挥毫便觉真趣发,意到岂借丹青施。

通守张君画成癖,半幅生绡比全璧。

望中谓作云门山,游人拟办登山屐。

峰回路转溪流长,谁向石林开草堂。

风檐举手欲相问,扁舟载客来何方。

老人画出今人上,乡评未数黄公望。

一石俄成斧劈痕,不类群羊更奇壮。

石田隐处轻辋川,秀句却似王维传。

吴歌一日变楚语,幽芳懒斗春花妍。

我从胥门八回过,古寺长邀听经坐。

老人不惜与画山,击节诗成几人和。

尚方有诏徵遗才,白发苍颜能一来。

还君此图意无限,停云正绕姑苏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