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梅和次韩韵(其一)

一枝横亚竹梢黄,宫样新翻半额妆。

閒淡似宜冬后日,清癯应怯夜来霜。

生憎丹脸娇含酒,巧妒冰肌冷透香。

取蜡为花缘底事,浪吟空发少年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春日闲适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生动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追求。

“一枝横亚竹梢黄”以竹梢之黄喻指春意渐浓,生机勃发,这里“横亚”形容竹梢斜倚的姿态,既显得自然,又带有一丝不经意的美感。

“宫样新翻半额妆”则是用宫廷女子梳妆的情景来比喻春日景色,其中“半额妆”暗示了春光初照,天地间尚未完全展现出它的万丈光芒。

“閒淡似宜冬后日”描绘了一种闲适、舒缓的氛围,“閒淡”二字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怀,而“冬后日”则是指春日温暖而又不烈,恰到好处。

“清癯应怯夜来霜”中,“清癯”形容的是早晨的清凉气息,而“应怯夜来霜”则暗示了春夜依旧有些许寒意,但这也为日后的温暖铺垫了一种期待。

接下来的“生憎丹脸娇含酒,巧妒冰肌冷透香”一句,是对美人的描写。“生憎丹脸”形容的是人的面色红润而生动,而“娇含酒”则是指人之醉态,通过这一比喻,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生命中一些温暖、美好瞬间的珍视。

“巧妒冰肌冷透香”则继续了对美人的描写,“巧妒”二字表达了一种细腻入微的情感,而“冰肌冷透香”形容的是皮肤如冰般凉爽却散发出淡淡的清香,这里通过对人体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

最后,“取蜡为花缘底事,浪吟空发少年狂”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自由自在情怀的态度。“取蜡为花”形容的是一种精心制作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而“浪吟空发少年狂”则是对青春时光中那种无忧无虑、随性所至的生活态度的赞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1042)

王之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之道著有相山集三十卷,《四库总目》相山词一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籍贯:庐州濡须

相关古诗词

腊梅和次韩韵(其二)

可怜风骨肖梅英,试问东君曷似生。

正色不从朱粉涴,耐寒犹怪雪霜轻。

论交薝卜君为胜,投社酴醾我更清。

纵美讵能齐众口,漫言异日许调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蒙城早行

残月千家闭,荒城万窍号。

举头华盖近,回睇启明高。

野迥霜迎面,风清冷透袍。

十年河上路,从此步金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遣兴

步屧随儿辈,临池得凭栏。

久阴东虹断,小满北风寒。

点水荷三叠,依墙竹数竿。

乍晴何所喜,云际远山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酬吕公季

相逢宾戏快逢场,何幸轻投得夜光。

半面向怀精舍旧,一行今整汉阳装。

如君俊逸犹沉滞,顾我迂疏合退藏。

别乘未来霜候冷,客灯明灭漏声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