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论诗(其八)》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对“龙媒”这一意象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中权力与正统性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独特的文学见解。
首句“蹀躞龙媒困束刍”,以“龙媒”比喻杰出之士,却因种种束缚而无法施展才华,如同骏马被限制在低劣的草料之中,形象地表达了人才被压抑的无奈与悲哀。这里,“龙媒”象征着才华横溢的个体,而“束刍”则代表了束缚与局限,两者形成鲜明对比,揭示出社会环境对个人发展的制约。
次句“千金有价骨难枯”,进一步强调了才华的价值与内在的坚韧不屈。即使在物质财富可以衡量的情况下,真正的才华与内在的精神力量却是无价且难以消逝的。这不仅是对个人品质的赞美,也是对精神价值的肯定。
后两句“七雄十国纵横甚,正统天教属匹夫”,将话题转向历史与权力的更迭。通过“七雄十国”的历史背景,诗人探讨了权力与正统性的复杂关系。这里的“七雄十国”指的是历史上多个强大的国家或政权,它们的兴衰更替展示了权力斗争的激烈与无常。而“正统天教属匹夫”则提出了一个反传统观点,即真正的权力与正统性并不一定掌握在权贵手中,而是可能属于那些平凡的个体,强调了个人意志与命运的独立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思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洞察,也触及了历史与权力的本质问题,体现了黄人在文学创作中的独到见解和深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