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五)

浊水岂无月,水浊不受光。

君看此孤蟾,出入天中央。

遍满千家门,徘徊度回廊。

由来谁分璧,招我昏暗场。

空庭澹相对,湛湛肺肝凉。

浮云绝点翳,宝此光明王。

天高万籁寂,参斗低复昂。

人生何时毕,收拾还穹苍。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月光在不同环境中的感受与思考。开篇以“浊水岂无月,水浊不受光”两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生哲理相联系,暗示了即使身处困境或不公之中,美好事物(如月光)依然存在,只是被遮蔽或忽视。接着,“君看此孤蟾,出入天中央”,诗人通过观察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表达了宇宙万物虽有差异,但皆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遍满千家门,徘徊度回廊”,月亮的光辉普照人间,不论是在家家户户的门前还是在回廊上,都留下了它的足迹,象征着光明与希望可以触及到每一个人。然而,“由来谁分璧,招我昏暗场”,诗人在此处提出了一个疑问,即在光明与黑暗之间,人们如何选择自己的立场?这句诗引出了对人性、道德以及个人选择的深刻思考。

“空庭澹相对,湛湛肺肝凉”,在一片宁静的庭院中,诗人与月光相对,内心感到清凉与平静,暗示了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找心灵的安宁与纯净的重要性。接下来,“浮云绝点翳,宝此光明王”,诗人赞美月光如同光明之王,能够驱散心中的阴霾,带来希望与力量。

最后,“天高万籁寂,参斗低复昂”,描述了夜晚的宁静与星空的壮丽,表达了对宇宙广阔与生命渺小的感慨。而“人生何时毕,收拾还穹苍”,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表达了对生命有限性的认识,以及对宇宙永恒的向往与回归。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道德以及宇宙的独到见解,充满了哲理性和艺术性。

收录诗词(486)

方一夔(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六)

铜驼向京洛,千里牵双轮。

分不埋荆棘,去邺复还秦。

自辞秋风客,不浪五百春。

悲欢与穷泰,过眼如飞尘。

眷言返桑梓,茂陵翳荒榛。

忆昔禹铸鼎,罗缕九土珍。

犹嫌问轻重,推落泗水滨。

况尔不任重,顽钝磨不磷。

未知从此去,何时免漂沦。

勿叹流落苦,渠更多阅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七)

鸿钧大气力,日夜转范模。

赋予有定形,不与万变俱。

君看三春时,动植纷万殊。

一气自结束,谁与施粉朱。

人生况知识,均此造化垆。

岂是风火煽,假合成形躯。

恋恋千岁药,莽莽三生涂。

从渠梦幻论,袖中得玄珠。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八)

云日半解驳,东上雨中晴。

不知谁幻化,倏然成气形。

精光错异采,势且迫太清。

良苗不润泽,咫尺夷大明。

儿童争指目,万象俱晦冥。

须臾换光景,变灭不暂停。

天运亘终古,百怪终无成。

吾欲乘清风,再拜叩玄精。

形式: 古风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一)

西游历剑阁,寡仆敝轮鞅。

水餐掬哀湍,林宿拾坠橡。

悲风振古木,猩鼬挟魍魉。

十步九诘盘,奇险跻攀上。

担囊偶不意,一跌堕万丈。

岷峨渺何许,注目极遐想。

穷年食外方,浮踪任漂荡。

何时御长风,振足谢笼网。

不须计三餐,迎我归苍莽。

形式: 古风 押[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