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靥镇二首(其二)

花靥谁名镇,梅装自古传。

家家小儿女,满额点花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古代女子在额头上点花钿的习俗,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传统文化的魅力。

“花靥谁名镇,梅装自古传。”这两句开篇,诗人以疑问的语气提出,花靥(即花钿)这一装饰为何被称为“镇”,并指出梅装(梅花图案的花钿)自古以来就是流传的传统。这里不仅提到了花钿的名称由来,还暗示了这种装饰艺术的悠久历史,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

“家家小儿女,满额点花钿。”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普通百姓的家庭,描绘了一幅家家户户的小儿女们在额头上点缀花钿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古代女性对美的追求,也体现了社会普遍接受并实践这一习俗的情景。通过“家家”二字,强调了这种习俗的普及性和广泛性,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了浓厚的生活氛围。

整首诗简洁明快,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古代女子化妆习俗的独特魅力,以及这种习俗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对历史变迁中不变美的感慨。

收录诗词(66)

刘安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长溪建善寺四首.绣谷堂

山谷谁能绣,华堂得此名。

春风无辙迹,红紫自敷荣。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长溪建善寺四首.龙湫亭

亭下一杯水,澄泓如有容。

不因求得雨,那信有神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冬]韵

长溪建善寺四首.燕庵

已涉艰危地,方能处燕安。

人间不可忽,须向静中看。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寒]韵

长溪建善寺四首.白莲堂

潇洒献公房,幽深古道旁。

山形半环小,池面一奁方。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