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客自蜀归,贻一湘竹杖,铜为首尾,启之可作旱烟管用。戏赋

三尺琅玕紫。范青铜,月镰霞杵,横颠竖趾。

入手宛承灵寿赐,筇竹一枝差拟。

喜拄地声闻铿尔。

临水登山堪济胜,步慵时,不碍身斜倚。

坚挺节、直如矢。烟霞久癖难湔洗。

旋启螺,忽开双眼,灵通个里。

陡觉氤氲萦齿颊,香赛澧兰沅芷。

还待把精神振起,莫笑一身兼二役。

想扶危舒困无殊理。缄汝口,我行矣。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湘竹杖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竹杖的独特魅力和作者的情感寄托。"三尺琅玕紫"形象地描绘了竹杖的色泽,犹如琅玕美玉般瑰丽。"范青铜,月镰霞杵"则形容竹杖首尾由铜制成,犹如月镰和霞光中的农具,既有实用价值,又富有诗意。

"入手宛承灵寿赐"表达对竹杖的珍视,仿佛它来自神仙的恩赐。"筇竹一枝差拟"将竹杖与筇竹相比,更显其坚韧与灵性。"临水登山堪济胜"写竹杖在旅行中给予的支持,即使疲惫也能斜倚,显示出其便利与可靠。

"烟霞久癖难湔洗"表达了诗人对竹杖的喜爱深入骨髓,难以去除。"旋启螺,忽开双眼,灵通个里"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竹杖以生命力,仿佛能洞察内心世界。"陡觉氤氲萦齿颊,香赛澧兰沅芷"则赞美竹杖散发出的清香,如同澧兰沅芷般清新宜人。

"还待把精神振起"鼓励自己振作精神,"莫笑一身兼二役"表明竹杖既是实用工具,也是精神寄托。最后,"想扶危舒困无殊理"表达了竹杖在困境中的作用,以及诗人对竹杖的感激之情。"缄汝口,我行矣"则是对竹杖的告别,表示自己将带着竹杖的精神继续前行。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竹杖为载体,寓言抒怀,既赞美了竹杖的实用之美,也寄寓了作者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35)

聂树楷(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双双燕.唐园玩月

园亭秋暝,渐檐挂疏星,廊空香雾。

冰轮洗出,照我昔曾游处。忽忽华年暗度。

喜月色依然如故。一层近水楼台,不在昆池劫数。

延伫。画桥微步。听何处箫声,玉人偷谱。

疏狂杜牧,抚鬓漫伤迟暮。

只惜无声冷露,正狼藉一庭桂树。仰看玉宇高寒。

忍说乘风归去。

形式:

一萼红.重游郭园

径通幽。正西风料峭,别墅小淹留。

老柳抱烟,败荷欹水,倩他妆点残秋。

亿季鹰莼鲈归兴,傍城隅拓地作菟裘。

竖佛谈禅,焚香征道,岁月悠悠。

何事红羊罹劫,痛魂飞北市,泪洒西州。

半世清名,一场恶梦,剧怜华屋山丘。

是几时亭台易主,感人琴,那忍话前游。

数点昏鸦残照,暝色生愁。

形式:

百字令.九月七日寿马介公母刘太夫人

堂披绛帐。喜蟠桃正熟,萱花呈笑。

犹记去秋开寿宇,亲制石麟文褓。

点颌时呼,含饴频弄,玉雪投怀抱。

斑衣队里,宁馨添作欢闹。

漫说听鼓应官,元方未返,正唱江南好。

留个白眉依膝下,大有少游风调。

更喜女媭,杭来一苇,触兕称难老。

明年此日,待看菊酝重嚼。

形式:

木兰花慢.重九

年年重九日,循故事、说登高。

笑胆怯刘郎,诗名空负,字怕题糕。

参军偶然帽,便龙山千古诩风标。

输与归来元亮,东篱一盏陶陶。无聊。老却吾曹。

拈竞病,尽推敲。纵人遇催租,付之一笑,吟兴偏豪。

何为应须烂醉,想东坡块垒尚难消。

不管满墟风雨,黄花正放园地。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