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东山张、许二公祠为文丞相题沁园春词处,旁即丞相祠也,秋日过谒,敬赋二律(其一)

夜半元旌出岭东,文山曾此拜双忠。

百年胡运氛何恶?一旅王师气尚雄。

沧海梦寒天水碧,沁园歌断夕阳红。

荒郊马冢寻遗碣,秋草萧萧白露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所作,表达了对文天祥和张、许两位忠臣的敬仰与凭吊之情。首句“夜半元旌出岭东”描绘了深夜里文天祥的旗帜在潮阳东山出现的情景,暗示了他的英勇事迹。次句“文山曾此拜双忠”点明此处是缅怀文天祥和他一同效忠的张、许两位英雄之地。

“百年胡运氛何恶?”感慨蒙古族统治下的百年动荡时局,气氛恶劣。然而,“一旅王师气尚雄”又赞扬了南宋残部虽势单力薄,但士气依然高昂。接下来,“沧海梦寒天水碧”以冷色调的海天景象寓言文天祥的壮志未酬,而“沁园歌断夕阳红”则借沁园春词的中断和夕阳的余晖,寄托对往昔英雄精神的追思。

最后两句“荒郊马冢寻遗碣,秋草萧萧白露中”,诗人亲自来到荒郊,寻找他们的遗迹,只见秋草凄凉,白露满地,更显出英雄们的孤独与悲壮。整体上,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和对民族英雄气节的崇高赞美。

收录诗词(1810)

丘逢甲(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吉甫,、仲阏、华严子,别署海东遗民、、仓海君。辛亥革命后以仓海为名。祖籍嘉应镇平(今广东蕉岭)。同治三年(1864年)生于台湾彰化,光绪十四年(1887年)中举人,光绪十五年登进士(1889年),授任工部主事。但无意在京做官返回台湾,到台湾台中衡文书院担任主讲,后又于台湾的台南和嘉义教育新学

  • 字:仙根
  • 号:蛰庵
  • 籍贯:南武山
  • 生卒年:1864年~1912年

相关古诗词

潮阳东山张、许二公祠为文丞相题沁园春词处,旁即丞相祠也,秋日过谒,敬赋二律(其二)

石阙苔荒一径深,悲秋怀古此登临。

九州难画华夷限,万死思回天地心。

南客旅愁观海大,东山云气压城阴。

斜阳照起英雄恨,枯木寒鸦泪满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水帘亭

路转峰回叠磴遥,携筇人上翠微腰。

一亭嵌水古流曲,万石镵云秋气骄。

寒洞声喧山阁雨,大江目极海门潮。

岳阳胜概休相忆,横槊雄心郁未消。

同游陈艮山同年,时极谈洞庭之胜。

形式: 古风

岩泉义士祠

望帝魂归怨海棠,哀歌有客殉潮阳。

虞渊落日青衫泪,古井寒泉碧血香。

胜国衣冠留异代,秀才性命答先皇。

辘轳坏尽遗祠在,独拜秋衙老树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秋溪即目(其一)

绿减蕉阴夜有霜,园柑林柿间丹黄。

扁舟坐爱秋溪晚,七曲屏山半夕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