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以一种幽默而讽刺的方式探讨了宗教修行与世俗生活的对比。"说心说性,说玄说妙,雪窦者里是小家恶口",诗人首先指出在谈论心灵、本性和高深玄妙的道理时,有些人却使用粗俗的语言,这形成了一种讽刺。接着,"学佛学法,学禅学道,诸人分上是鹘突布衫",表达了对那些在学习佛法、禅宗和道教时,行为举止却显得粗鲁无知的人的批评。"秦不收,汉不管",进一步强调了对于这些行为的放任态度,暗示了社会对此类现象的忽视或无力改变。
最后两句"閒来石上从头数,得到清平有几人",则以一种超脱的态度,提出在闲暇之余,人们是否能从自然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以及在纷扰的世间,真正能够达到心灵宁静的人又有多少。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问,反映了对当时社会现象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平静与道德修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