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御史赴四川

青春衣绣有辉光,况复驰声白玉堂。

承诏早持班氏笔,赐归先过郑公乡。

驿亭解缆江潮急,官舫闻猿峡路长。

遥想三川旧行处,重来随地凛飞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送郑御史赴四川》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描绘了对即将前往四川任职的郑御史的深情送别与美好祝愿。

首联“青春衣绣有辉光,况复驰声白玉堂。”以“青春”喻指郑御史正值壮年,才华横溢,其形象如同衣着锦绣光彩照人;“驰声白玉堂”则形容其名声远播,犹如在洁白如玉的大厅中回响,彰显其卓越的声誉与影响力。

颔联“承诏早持班氏笔,赐归先过郑公乡。”赞扬郑御史受朝廷之命,早早就拿起班固的笔,勤勉工作;同时,也预祝他完成任务后能够平安归来,先经过郑公的故乡,表达对他的关怀与期待。

颈联“驿亭解缆江潮急,官舫闻猿峡路长。”描绘了郑御史离别时的情景,驿亭边解开船缆,江潮汹涌,官船上能听到猿猴的哀鸣,暗示旅途的艰辛与遥远。

尾联“遥想三川旧行处,重来随地凛飞霜。”想象郑御史到达目的地后的情景,三川之地是他曾经行走的地方,未来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他能像凛冽的飞霜一样,保持清正廉洁的品格,展现出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祝愿,展现了对郑御史的敬佩与期待,同时也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事业顺利的美好祝福。

收录诗词(2068)

杨士奇(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代大臣、学者,名寓,以字行,谥文贞,汉族。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兼兵部尚书,历五朝,在内阁为辅臣四十余年,首辅二十一年。与杨荣、杨溥同辅政,并称“三杨”,因其居地所处,时人称之为“西杨”。“三杨”中,以“学行”见长,先后担任《明太宗实录》、《明仁宗实录》、《明宣宗实录》总裁

  • 字:士奇
  • 号:东里
  • 籍贯:江西泰和(今江西泰和县澄江镇)
  • 生卒年:1366~1444

相关古诗词

送黄伴读

青春千乘发京师,花映銮镳柳映旗。

官属尽看归侍从,交游那忍话分离。

碧堂进讲趋常早,玉醴承恩出每迟。

想得公馀忆乡旧,还应题句报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沙同知赴䘵州兼问克伟消息

贰车南去抚烝黎,雪色梅花满路岐。

问俗遥连交阯郡,到官正及艳阳时。

已知寡欲能胜瘴,预喜多才会变夷。

为访龙州曾贰守,久无书札寄京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全州知州

新年考绩天官日,第一皆传太守名。

鸣佩又辞双凤阙,挂帆遥转九江城。

天涯草色绵绵绿,湖上杨花片片轻。

还到清湘三月暮,郭南骑马劝春耕。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送向武金吏目

一命微官万里程,清时行送鲁诸生。

天连粤徼孤城险,家渡湘江数口轻。

杨柳飞花沾去棹,桄榔杂树乱离情。

才高莫叹淹遐僻,政满还来谒圣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