厓门吊古(其三)

陆沉宇宙一征航,瘴海微茫失大荒。

南北有天皆死所,江山无地可兴王。

惊涛不断千秋怒,沴雨频疑六月霜。

墨客经游堪涕泪,招魂何处问巫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此诗《厓门吊古(其三)》由明代诗人张鸣韶所作,通过对厓门的历史遗迹进行描绘与感慨,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国家兴衰的思考。

首联“陆沉宇宙一征航,瘴海微茫失大荒。”以壮阔的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辽远的历史时空。陆沉宇宙象征着历史的浩瀚与深远,征航则暗示了古代航海者的勇敢探索。瘴海微茫、失大荒则描绘出一片迷雾缭绕、未知的海域,隐喻着历史的模糊与不可知性。

颔联“南北有天皆死所,江山无地可兴王。”进一步深化主题,南北有天皆死所,意味着无论在哪个方向,都充满了死亡的气息,暗含着历史的残酷与无情。江山无地可兴王,则表达了对国家兴衰无常、难以持久的感慨,江山易主,英雄末路,令人唏嘘。

颈联“惊涛不断千秋怒,沴雨频疑六月霜。”通过自然界的景象来抒发情感。惊涛怒号,象征着历史的波澜壮阔与动荡不安;沴雨频降,如同六月霜一般,既寒冷又令人疑惑,寓意着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让人感到迷茫与不安。

尾联“墨客经游堪涕泪,招魂何处问巫阳。”墨客经游,指的是文人墨客在历史遗迹中游览,不禁感慨万千,泪水盈眶。招魂何处问巫阳,则借用楚辞中的典故,表达了对逝去英雄的怀念与哀悼,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如何寻找到那些已逝英灵的灵魂归宿。

整首诗通过描绘历史遗迹的景象,以及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敬畏之情,以及对英雄人物的缅怀与敬仰。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咏史诗中的佳作。

收录诗词(24)

张鸣韶(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白云岩观瀑

几向云中宿石岩,旧题苔藓未全缄。

坐看垂瀑银成练,卧傍萦萝翠作衫。

尘外自应忘出处,杯流那更别仙凡。

相携此日还相赏,遥指江天问布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咸]韵

赠陈太守于乔

朱轮晴拥海门烟,万卉春光映绮筵。

老阅岁华馀甲子,高辞神武自丁年。

棠留南国堪垂咏,书著函关又几篇。

宅畔桃花非一度,孙枝应满綵衣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送戚少保归东莱(其一)

几年忧国鬓成丝,涨海烟尘病不支。

三至故应投织杼,千金何意泛鸱夷。

生平意气怜谁在,华发勋名忆往时。

莫以冥鸿兴远慕,鼓鼙今更重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戚少保归东莱(其二)

蓬莱高阁出风尘,万里犹存报国身。

贫去祇应怜燕雀,功成宁复问麒麟。

将军老计堪全胜,保相深恩是近臣。

法网重伤文吏议,可堪烽火照三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