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这首诗是白居易的《阶下莲》,属于唐代文学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莲花在池塘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于高洁脱俗生活的向往。
"叶展影翻当砌月,花开香散入帘风。" 这两句诗画面生动,展示了莲叶在月光下的姿态,以及荷花开放时散发出的清香被微风卷入室内的情景。这里的“砌”指的是池塘周围用石头或土堆砌成的小堤,“帘风”则是指窗户上的纱帘在微风中轻轻飘动。
"不如种在天池上,犹胜生于野水中。"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感,他认为莲花如果能种植在高洁的“天池”之上,那会更加美好,因为这样能够避免泥泞和污浊,保持其本身的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莲花生长环境的不同带来的品格差异。作者借此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了对于高洁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世俗尘埃的超越。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九月徐州新战后,悲风杀气满山河。
唯有流沟山下寺,门前依旧白云多。
老住香山初到夜,秋逢白月正圆时。
从今便是家山月,试问清光知不知。
欲话毗陵君反袂,欲言夏口我沾衣。
谁知临老相逢日,悲叹声多语笑稀。
草草辞家忧后事,迟迟去国问前途。
望秦岭上回头立,无限秋风吹白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