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人回文五首(其五)

蛾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

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倖郎如露草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当蛾儿轻敛翅膀,仿佛倾听燕子呢喃,
每当泪珠滑落,就看见大雁归航。

注释

蛾翠:形容蛾儿(蛾眉)颜色翠绿。
敛:收拢,这里指蛾儿敛翅。
燕语:燕子的鸣叫声。
泪珠:比喻女子的眼泪。
鸿归:大雁南归。
多情:情感丰富,这里指女子感情深沉。
妾:古代女子自称。
风花乱:形容情感纷乱,如风中的花儿般无序。
薄倖郎:薄情的男子,倖指幸运,这里指无情。
露草晞:露水打湿的草在阳光下很快干涸,比喻男子对爱情的冷漠。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和人回文五首中的第五首。回文是中国古代一种独特的文体,特点是正读反读都能成句,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此诗以女子的视角,描绘了她的情感世界。

"蛾翠敛时闻燕语,泪珠弹处见鸿归",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女子在蛾眉轻敛、静听燕语的时刻,内心却因思念而涌出泪水,看到大雁南飞,不禁触动离别之情。"燕语"象征着欢愉与生机,与"泪珠"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女子内心的哀愁;"鸿归"则寓言着远方之人的离去,增添了伤感的氛围。

"多情妾似风花乱,薄倖郎如露草晞",女子自比为多情的花朵,随风飘摇,暗示自己情感丰富且易受伤害。而将郎比喻为薄倖的露草,在阳光下迅速蒸发,表达了对对方不忠行为的失望和自己的孤独无依。这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进一步深化了女子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回文的形式,巧妙地表达了女子的深情与失落,展现了诗人对女性情感细腻入微的洞察力。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喜腊雪

久旱腊月如夏热,夜来忽降一尺雪。

叫谢上天声应彻,且压瘴气不作孽。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游龙虎山赠天师(其一)

远挹高风自汉迁,老松犹带昔年青。

留侯高卧衣冠冷,鼻祖重来印剑灵。

鹤和猿吟清彻底,龙蟠虎踞翠为屏。

真人一笑梅花发,三十六天春不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当涂

扁舟不复见袁宏,故垒犹连谢尚城。

骑鲸仙子千年恨,化石佳人万古情。

牛渚矶前浪如屋,区区名利与生轻。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题思归鸟

高枝枝上鸟,终日叫思归。

如斯羽翼全,何不望乡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