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应词二首(其二)

疏雨疏雨,绿满慎芜洲渚。

江南相忆故人,远水遥山暮春。

春暮春暮,风急画船难渡。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的《转应词二首(其二)》。诗中以疏雨起兴,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暮春景色。"疏雨疏雨"形象地展现了雨点稀疏,如同丝丝细线,洒落在慎芜洲渚之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湿润的氛围。接着,诗人表达了对远方故人的深深怀念,"江南相忆故人",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思念之情。

"远水遥山暮春"进一步描绘了眼前的景象,远处的水面与连绵的山峦在暮色中显得更加遥远,增添了空间感和孤独感。最后两句"春暮春暮,风急画船难渡",点明了时间是春天即将过去的时候,风势突然增大,使得原本悠闲的画船难以前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急和无奈。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江南暮春时节的特有韵味,以及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思念,具有浓厚的江南水乡气息和淡淡的离别情绪。

收录诗词(921)

高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字:季迪
  • 号:槎轩
  • 籍贯:江苏苏州
  • 生卒年:1336-1373

相关古诗词

闻长枪兵至出越城夜投龛山

列藩遏戎乱,驻钺实此州。

如何杀大将,王师自相仇。

我来乱始定,城郭气尚愁。

又闻有邻兵,仓卒岂敢留。

促还出西门,天寒绝行甗。

古戍暗雨雪,旌旗暮悠悠。

野屋闭不守,泽田弃谁收。

居人且奔逃,游子安得休。

逶迤苍山去,泱漭玄云浮。

人虎争夜行,风榛啸岩幽。

我徒戒相亲,一失未易求。

饥拾谷口栗,寒烧涧中槱。

神迷路多迂,再宿达海陬。

虽尝登顿劳,幸免迫辱忧。

圣尼畏于匡,嗟我敢有尤。

但惭去越早,不遂名山游。

形式: 古风

登凤凰山寻故宫遗迹

兹山势将飞,宫殿压其上。

江潮正东来,朝夕似奔向。

当时结构意,欲敌汴都壮。

我来百年后,紫气愁不王。

乌啼璧门空,落叶满阴障。

风悲度遗乐,树古罗严仗。

行人悼降王,故老怨奸相。

苍天何悠悠,未得问兴丧。

世运今复衰,凄凉一回望。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过奉口战场

路回荒山开,如出古塞门。

惊沙四边起,寒日惨欲昏。

上有饥鸢声,下有枯蓬根。

白骨横马前,贵贱宁复论。

不知将军谁,此地昔战奔。

我欲问路人,前行尽空村。

登高望废垒,鬼结愁云屯。

当时十万师,覆没能几存。

应有独老翁,来此哭子孙。

年来未休兵,强弱事并吞。

功名竟谁成,杀人遍乾坤。

愧无拯乱术,伫立空伤魂。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春日怀十友诗(其一)余司马尧臣

列戟卫严关,应无休沐暇。

群英罢追游,余香掩空榭。

飞花北郭晚,华月南园夜。

清景不能同,蹉跎恐年谢。

形式: 古风 押[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