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释奠会诗

伊昔上德,体极凝贞。敷文翊典,济美基平。

三坟爰畅,六顺斯明。玄风流采,邈代飞馨。

洪机泻御,祯符景历。缵承圣辉,盈图蕴册。

化协无疆,皇猷匪隔。海裔覃仁,沙方浃泽。

帝图远泰,震储克融。识超玄览,志迈谦冲。

弘仁博艺,礼让兼崇。倾衢舞■,溢路歌风。

询谋有徽,克晨嘉奠。礼光瑶俎,乐泛轩县。

飨毕祉流,回神曲燕。庆溢欢悰,情稠恩遍。

肃令警辰,祯徽曜节。庆晷逶迤,祥云炤?。

瑶旆烟回,金声霄撤。浃宇怀昌,含生载悦。

冲心幽被,奖逯无偏。栖质琼伍,俪服华筵。

微蓱托海,毳羽浮天。方陶姬化,永沐姚年。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王僧令为皇太子释奠会所作,内容赞美了皇太子的品德与才能,以及他所代表的皇室之盛德。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皇太子如同天上的星辰,其道德与智慧如同深邃的海洋,能够惠及四方,使天下充满和平与繁荣。

诗中提到“伊昔上德,体极凝贞”,赞颂了皇太子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意志。接着,“敷文翊典,济美基平”则赞扬了他在文化与治理上的贡献,使得国家更加繁荣稳定。“三坟爰畅,六顺斯明”暗示了他对古代智慧的传承与发扬,使得社会秩序和谐有序。

“玄风流采,邈代飞馨”描绘了皇太子的美德如同深远的玄风,穿越时空,影响着后世。“洪机泻御,祯符景历”则进一步强调了他卓越的决策能力和吉祥的预兆。“化协无疆,皇猷匪隔”表达了皇太子的教化遍及四海,没有界限,他的政策与治理深入人心。

“海裔覃仁,沙方浃泽”形容了皇太子的仁慈与宽广,如同大海一般包容万物,滋润大地。“帝图远泰,震储克融”则体现了他对未来的远见卓识,以及对子孙后代的关怀与培养。“识超玄览,志迈谦冲”赞扬了他超越常人的智慧与谦逊的态度。

“弘仁博艺,礼让兼崇”表明了皇太子不仅在道德上有所建树,还在艺术与礼仪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倾衢舞■,溢路歌风”描绘了人们在皇太子的引领下,生活充满了欢乐与和谐。“询谋有徽,克晨嘉奠”则说明了他在决策时的审慎与虔诚。

“礼光瑶俎,乐泛轩县”展现了皇太子在仪式上的庄重与优雅。“飨毕祉流,回神曲燕”描述了宴会上的温馨与祥和。“庆溢欢悰,情稠恩遍”表达了人们对皇太子的感激之情,以及他带来的幸福与恩泽遍布四方。

最后,“肃令警辰,祯徽曜节”强调了皇太子在时间与命运中的重要角色。“庆晷逶迤,祥云炤?”描绘了未来充满光明与希望。“瑶旆烟回,金声霄撤”则以美丽的景象结束,象征着皇太子的美德如同星辰般永恒。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高度赞扬了皇太子的品德、才能与对国家、人民的贡献,展现了他作为一位理想君主的形象。

收录诗词(1)

王僧令(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皇太子释奠诗

三象既区,八文斯载。靡人谁牧,匪后焉载。

参差王列,回环纪代。数含兴毁,理彰彪晦。

我皇广运,实惟灵德。于昭储嗣,徽光万国。

曾是知微,降情敦克。陈经宪古,正讹辩感。

岩岩崇殿,蔼蔼重筵。韶仪淳睟,远旨清宣。

剖斥穿杂,总括凝泉。冲识知归,蒙薄攸迁。

司业克终,告成奠旅。简习容章,筮辰献举。

肃兹戒禁,洁此牲俎。摇金盖凤,自宫徂序。

有观惟礼,亦既具来。儒巾云列,朝绂星陪。

式是保训,允兼明台。比萼唐卫,烨烨光埃。

冬绪御朔,气爽烟辉。彯霞旦卷,凝霜晚晞。

张县瞀目,铿锵动几。翻舞屡还,绝音忘归。

语远河清,记閟辰迟。园朝游夕,浮年偶时。

爵贺峻檐,蝈鸣旷坻。俯蹈盛典,仰震庸辞。

形式: 四言诗

游仙诗

旌翻玉华晦,神转云光移。

袭舄黄山下,投佩朱路歧。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蒲坂行

江南风已春,河间柳已把。

雁反无南书,寸心何由写。

流泊祁连山,飘飖高阙下。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齐歌行

黄金徒满籯,不如守章句。

雪宫纷多士,稷下岌成覆。

同载双连珠,合席悬河注。

垂帷五行下,操笔百金赋。

华屋大车方,高门四马驱。

玄豹空不食,南山隐云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