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翻译

乡野之人没有其他事务,所以能在此空寂的林中闲坐。
整天研读佛经,阳光洒在书页上,我内心却仍未领悟佛法。
山中的寺庙静悄悄,只有敲钟的声音回荡,石池边萤火虫的光影幽深。
我不敢贸然邀请佳人来访,只是因为闲暇,想随意走走寻找一些宁静。

注释

野人:乡野之人。
无别事:没有其他事情。
故:所以。
坐空林:在空寂的林中闲坐。
黄卷:泛黄的书卷,指佛经。
铺日:洒满阳光。
青莲:佛教用语,象征佛法。
未悟心:内心尚未领悟佛法。
铎音:寺庙里的钟声。
山殿:山中的寺庙。
静:安静。
萤影:萤火虫的光影。
石池深:石池深邃。
邀:邀请。
芳屣:美女的鞋子,代指佳人。
因:因为。
闲傥:闲适、随意。
一寻:随意走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山林中独自阅读的情景。首句“野人无别事”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专注于读书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空林之中静坐,享受黄卷(泛指书籍)陪伴的日光,显示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

“青莲未悟心”暗喻诗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尚未完全领悟其中深意,暗示了读书的深入与探索。接着,诗人通过“铎音山殿静”描绘出山中寺庙的寂静,只有钟声回荡,增添了禅意和清幽的氛围。

“萤影石池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萤火虫的微光照亮了石池,显得深邃而神秘。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朋友的思念,但又因为忙于读书,只能借此机会邀请他们“因闲傥一寻”,若有机会,希望能与朋友们共度一段悠闲时光。

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读书人的生活情趣,寓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雅趣。

收录诗词(165)

赵师秀(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 号:灵秀
  • 籍贯:永嘉(今浙江温州)
  • 生卒年:1170~1219年

相关古诗词

无言师还道院求诗

师已无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天下閒为宝,人间热似焚。

筠州郡斋近,安坐过秋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月夜怀徐照

月色一庭深,迢遥千里心。

湘江连底见,秋客与谁吟。

寒入吹城角,光凝宿竹禽。

亦知同不寝,难得梦相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水际

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

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

忙是僧相过,闲惟雨可听。

寻思非久计,终忆自柴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卢申之载酒舟中分韵得明字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

小舍宁容客,同舟却向城。

弄花忘昼暑,忧谷念秋晴。

归路虽无月,银河亦自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