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野人无别事,故得坐空林。
黄卷还铺日,青莲未悟心。
铎音山殿静,萤影石池深。
不敢邀芳屣,因闲傥一寻。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师秀的《太平山读书寄城中诸友》,描绘了作者在宁静的山林中独自阅读的情景。首句“野人无别事”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纷扰,专注于读书的生活状态。他选择在空林之中静坐,享受黄卷(泛指书籍)陪伴的日光,显示出对知识的热爱和内心的平静。
“青莲未悟心”暗喻诗人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尚未完全领悟其中深意,暗示了读书的深入与探索。接着,诗人通过“铎音山殿静”描绘出山中寺庙的寂静,只有钟声回荡,增添了禅意和清幽的氛围。
“萤影石池深”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萤火虫的微光照亮了石池,显得深邃而神秘。最后,诗人表达出对朋友的思念,但又因为忙于读书,只能借此机会邀请他们“因闲傥一寻”,若有机会,希望能与朋友们共度一段悠闲时光。
整首诗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读书人的生活情趣,寓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知识追求的执着,体现了宋代理学士大夫的雅趣。
不详
亦称灵芝,又号天乐。南宋诗人
师已无言矣,今吾何所云。
惟知佛照子,曾管雁山云。
天下閒为宝,人间热似焚。
筠州郡斋近,安坐过秋分。
月色一庭深,迢遥千里心。
湘江连底见,秋客与谁吟。
寒入吹城角,光凝宿竹禽。
亦知同不寝,难得梦相寻。
水际移居晚,薰风绿满汀。
密萍妨下钓,高柳碍观星。
忙是僧相过,闲惟雨可听。
寻思非久计,终忆自柴扃。
闲人闲处住,载酒荷高情。
小舍宁容客,同舟却向城。
弄花忘昼暑,忧谷念秋晴。
归路虽无月,银河亦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