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夜入精蓝意自真,上方一笑政清新。
山僧忽复随流水,可惜平生未了身。
此诗乃宋代文学家张栻所创,题为《闻方广长老化去有作》。从这短小的四句中,可以窥见诗人对佛学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流露。
首句“夜入精蓝意自真”,“夜入”意味着深夜时分,进入一种精神状态,“精蓝”指的是佛教中的净琉璃世界,这里象征着清净无染的心灵空间。诗人通过这种表述,传达了自己在静谧的夜晚,心境自在、纯真无伪的状态。
接着“上方一笑政清新”,“上方”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高级菩萨或是佛陀,“一笑”则象征着超然物外的豁达与智慧。这里表明了诗人对于佛学中那种超脱世俗、洞察真理的态度所持有的赞赏。
第三句“山僧忽复随流水”,“山僧”指的是隐居在深山中的僧侣,“忽复”意味着突然之间,“随流水”则是形容僧人跟随自然,顺应命运的态度。这里诗人可能在表达一种对于生命无常和顺其自然态度的感慨。
最后一句“可惜平生未了身”,“可惜”表达出诗人的遗憾,“平生”指的是平凡的一生,“未了身”则意味着未能达到心中的所愿,或者是生命中某种理想的实现。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一生的不满和对逝去时光的感伤。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佛学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豁达,同时也流露出了对生命短暂和个人理想未能实现的深刻感慨。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夹道松杉半老苍,前贤馀泽未应忘。
君看直干连云起,岂但当年蔽芾棠。
公庭过午无馀事,退食归来默坐时。
晴日半窗香一缕,阳来消息只心知。
世情易变如云叶,官事无穷类海潮。
退食北窗凉意满,卧听急雨打芭蕉。
阴崖积雪射寒光,入齿清甘得味尝。
应是山神知客意,故将琼液沃诗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