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喜得家书(其二)

一心忧国事,何事更关情。

慈母怜垂老,痴儿想学行。

久违甘旨奉,遥隔四千程。

感慨秋风里,阴蛩劳夜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汪广洋所作的《济南喜得家书(其二)》。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忧虑,以及对家庭的深深挂念。首句“一心忧国事”,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爱国情怀,他将个人的情感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接着,“何事更关情”一句,似乎在反问自己,除了国家大事,还有什么事情能触动他的心弦。这种自省式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家庭的深切关怀。

“慈母怜垂老,痴儿想学行。”这两句描绘了诗人对年迈母亲的怜悯和对幼子成长的期待。慈母的爱与痴儿的成长,构成了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与前文的国家忧虑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作为普通人的一面。

“久违甘旨奉,遥隔四千程。”诗人感叹因公务繁忙而久别家乡,无法亲自侍奉父母,只能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这句不仅表达了对家庭的歉意,也流露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

最后,“感慨秋风里,阴蛩劳夜鸣。”诗人身处秋风之中,内心感慨万千,借蟋蟀的鸣叫来抒发自己的情绪。蟋蟀的叫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凉,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岁月的无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国家的忧虑,又有对家庭的深情,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在国家与家庭之间所面临的复杂情感。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诗人成功地将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作品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533)

汪广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 字:朝宗
  • 籍贯:江苏高邮
  • 生卒年:? ~1379

相关古诗词

人言海鸥白,我爱海鸥閒。

野水际空阔,溪云带往还。

素心终自得,机事不相关。

鹰隼独何物,鶱腾狐兔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

荅张徵士韵

斗南曾独步,白下早闻名。

飘逸晋三谢,威仪鲁两生。

春杯黄秫酒,野饭碧芹羹。

扰扰风尘者,谁能得此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赠邓司计焕

层冰出幽壑,清见古人心。

念子久相别,知予何独深。

偶逢齐鲁地,共醉松柏林。

细把白驹咏,毋为金玉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赠张典簿璿

伯乐过冀北,人言冀北空。

固知神骏出,不与凡马同。

世路驱驰外,天闲十二中。

从来明圣日,驾驭必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