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壶峰顶日月转,星渚桥畔云烟垂。
青溪道士骑黄鹤,白发老翁歌紫芝。
浊酒欲谋他日醉,丹砂须作后天期。
尘埃满眼不归去,洞里桃花空梦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仙境画面。首句“天壶峰顶日月转”展现了天壶峰上日月交替的壮丽景象,暗示了时间在山巅流逝的超然感。次句“星渚桥畔云烟垂”则描绘了星渚桥边云雾缭绕的诗意环境,给人以飘渺之感。
诗人通过“青溪道士骑黄鹤”和“白发老翁歌紫芝”两个形象,塑造了两位超凡脱俗的人物,道士骑鹤飞翔,老翁吟唱仙曲,寓意着隐逸与修道的生活理想。诗人借他们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的疏离。
“浊酒欲谋他日醉,丹砂须作后天期”两句,诗人借酒和丹砂寄托对未来的期待,希望能通过修炼达到超脱尘世的目的。然而,“尘埃满眼不归去”,又流露出他对现实世界的留恋和无法割舍的情感。
最后,“洞里桃花空梦思”以洞中桃花盛开的梦境收尾,既象征着诗人内心深处对理想生活的憧憬,也暗示了这种憧憬可能只是虚幻的梦想,难以实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描绘武夷山的自然景色和隐士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超脱尘世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
不详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社酒醒来曾送客,秋山望断未还家。
雨声门巷萧萧叶,霜信园林采采花。
念我草堂初伐木,候君松径自煎茶。
角巾藜杖随诗兴,十里青山日未斜。
冲风冒雨转幽崖,雪满长空夜色催。
客枕有时惊折竹,游帷无处认寒梅。
野人篱落孤烟迥,茆屋琼瑶几尺堆。
扫入公家徵敛足,冰山不愿太阳来。
欧阳笔下开冰雪,竹外横斜见一枝。
庾岭独怜春色早,罗浮相忆月明时。
山间自伴幽人隐,林下长歌处士诗。
老我岁寒频对此,白云幽壑共心期。
綵服曾游锦水滨,见梅如见故乡亲。
当时鼓棹难为别,此日挥毫欲写真。
万里蜀山频入梦,一枝春色远随人。
欧阳翰墨名当代,赠尔寒梢数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