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王跂的《暮》描绘了一幅傍晚江景的画面。首句“风急浪声作”,写出了江面风大浪涌,浪涛声此起彼伏,渲染出一种紧张而动荡的氛围。次句“日斜山皱多”,通过“日斜”和“山皱”表现夕阳西下时山峦的轮廓在余晖中显得更加崎岖,富有立体感。
第三句“偏帆行不驶”,描述船只因为侧风而行驶缓慢,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入微。第四句“辍棹宿如何”,诗人不禁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停船过夜,流露出对未知的犹豫和对安全的考量。
接下来两句“古庙丛篁径,孤村乱石阿”,描绘了江边的景象,古老的庙宇掩映在竹林小径中,不远处是一个孤独的小村庄,周围散落着乱石,增添了荒凉与宁静的对比。
最后两句“此间宜可住,水鸟上低窠”,诗人认为这样的地方或许适合停留,看着水鸟归巢,表达了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他对漂泊生活的反思和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边的景色,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出一种淡泊而又深沉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