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烈殷氏行

扶舆正气凝津水,巴台十丈云中起。

惨绝千秋殷氏操,西风一哭崩垣垒。

十六梳头丽且庄,菱荷制佩芙蓉裳。

楚楚蓁蓁花下萼,纷纷人说郁金堂。

施衿何意遭嚚恶,穿墉穿屋纷相度。

击碎珊瑚心不渝,炙燔任肆千般虐。

爆爆炖炖肌尽残,屹然劲节无盘跚。

众愤徵歌写幽恨,香风脉脉透琅玕。

卓哉太守真英灼,亟遣官司讯帷箔。

烂额焦头衽席间,九死余生犹婉若。

漫为好语谢长官,鸨羽籧筱终讳却。

八龙蜿蜿扶云车,几日升皇别城郭。

我闻古来贞烈焕坛壝,惟拚一死全纲维。

谁复夜夜深闺月,洒遍残红泣子规,叹息氏年方弱小,珠辉玉洁全贞皎。

钳口珍谈淋烙凶,从容完璞归青杳。

不须哭赴海门潮,不须愤藉新城?。

不须匕首觅夫人,不须鸩羽藏清醥。

但冀吾生释罪愆,忍令尊亲逢指眺。

终始孤芳秘自珍,亭亭净植出泥沼。

凄其一片泣幽明,轻寒五月燕山绕。

姓氏从教丽泰华,参天伟节中逵表。

郡符一夜到城来,裁诗结伴相喧豗。

或欲陈刍瞻外椁,或欲镌石树瑶台。

我思风化从来起闺无,拍案为呼真节苦。

仁厚存心铁石肠,大白不涅谁能伍。

窈忽精魂郁森碧,蟠天匝地鸣金鼓。

舆论蓬蓬塞太虚,广陵调绝哀言谱。

神镜尤凭司牧贤,寒江月冷香魂吐。

青冢烟迷贞不埋,剑花弹放春花腐。

含毫洒泪写幽光,悲歌屡起酬清酤。

极目殊恩沛自天,特表芳徽传万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徐金楷的《贞烈殷氏行》是一首叙事诗,以赞颂一位名叫殷氏的女性贞烈之行为主题。诗的开篇描绘了殷氏的高尚气节,如同扶舆正气凝聚成津水,巴台之上云雾缭绕,象征她的精神崇高。接着,通过悲壮的场景描述,展现了她面对困境时的坚韧和悲泣,如十六岁梳头的庄重,以及在恶劣环境中保持纯洁。

诗中叙述了殷氏遭受邪恶势力的迫害,但她坚贞不屈,即使遭受酷刑也毫不动摇,体现出她的英勇和决心。她的遭遇激发了人们的愤怒和同情,她的故事被吟唱,香风透过琅玕(美玉)传递着她的幽怨。太守的英明决断和民众的敬仰,使得她的事迹得以昭彰,最终得以洗雪冤屈。

诗人赞美殷氏的贞洁和节操,认为她的行为是对传统美德的坚守,即使在生死边缘,她依然保持着高贵的品质。她虽未采取激烈的反抗方式,但她的精神如同青松翠竹,无论环境如何恶劣,都独立不群。诗的结尾表达了对殷氏的深深敬仰,以及对社会公正的期盼,希望她的事迹能流传万世。

整体来看,《贞烈殷氏行》是一首深情而激昂的挽歌,通过对殷氏事迹的描绘,展现了女性的刚毅与贞洁,同时也对社会风气提出了深刻的反思。

收录诗词(4)

徐金楷(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读蒋安颐先生传因纪此歌

鲸室珠,荆门玉,含辉韫璞全高躅。

雄才屹嵂兮气拔俗,清声兰蕙兮词飞瀑。

遭时不造兮怀纶縠,力葵茹藿天伦笃。

有峰千仞兮溪数曲,风雨檀桥恣讲读。

兴朝布化兮升遗伏,苍生霖雨东山卜,长揖故人无我辱。

锦函香,奇文绿,陶情铅椠抚松菊。

养天德者九十秋,订鸿编兮三百轴。

嗟罹祝融之虐兮,徒见炉飞而焰逐。

螭游兮,真神烛,鉴亡兮,惨万斛。

肖潜光兮谥安颐,为报后昆之式谷。

形式: 古风

送同年冯若渠客游平阳

骊驹已驾苦难攀,袱被携囊赴晋关。

梦里白云龙尾阙,马前秋色雁门山。

惊才定卜三都贵,乐志宁愁六月闲。

只怅从游违旧雨,何时樽洒待君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中秋前五日刘绳庵廷尉移寓奉柬(其一)

一枝稳占凤城西,扫径诛茅位置齐。

借绿短墙云作屋,攀花曲磴石为梯。

管弦近接扶风帐,书卷长亲太乙藜。

茶臼笔床随处好,当头明月待新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中秋前五日刘绳庵廷尉移寓奉柬(其二)

移来家具菊初斑,篱落秋深静掩关。

片石剜苔新作沼,小楼拄笏饱看山。

退朝诗思争花发,近市心情似水闲。

旧雨过从容剥啄,联吟暇日好追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