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山

异教羌番外,何年到我疆。

冥心皆幻境,趺坐即禅房。

日月千生劫,形骸四大忘。

中原无着处,只合摈夷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和尚在和尚山修行的场景,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

首句“异教羌番外,何年到我疆”以和尚山作为背景,暗示了其远离世俗、与世隔绝的特点。和尚山位于偏远之地,仿佛是另一个世界,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接着,“冥心皆幻境,趺坐即禅房”表达了和尚内心的宁静与专注。通过冥想,他将外界的一切视为虚幻,而自己所处的环境则成为心灵的禅室。这种境界强调了内心世界的纯净与自我超越的重要性。

“日月千生劫,形骸四大忘”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日月更替,时间漫长,但和尚的心灵却能超越物质的存在,忘却身体的束缚,达到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这体现了佛教中追求解脱、超越轮回的核心理念。

最后,“中原无着处,只合摈夷荒”表达了和尚对于中原(即世俗社会)的疏离感。他认为在世俗中找不到真正的归宿,只有摒弃外在的纷扰,才能达到心灵的平静与和谐。这句话反映了佛教中对于出世与入世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和尚在和尚山的修行生活,展现了佛教哲学中的核心观念——超越物质与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纯净与自由。它不仅是一首对和尚修行生活的赞美诗,也是对佛教精神的深刻诠释。

收录诗词(622)

钟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改籍琼山。正德三年进士。嘉靖中累官至户部右侍郎。有《皇极经世图赞》、《续古今纪要》、《崖志略》、《钟筠溪家藏集》

  • 字:仲实
  • 籍贯:明广东崖州
  • 生卒年:?—1544

相关古诗词

过浙值揭榜

去浙甫一纪,重过似有期。

榜收新俊彦,文厌旧筌蹄。

渊跃舒鳞甲,天游脱絷羁。

明年春宴罢,红杏绕金堤。

形式: 五言律诗

舟次

秋霁江初杀,归桡慰所之。

波摇银汉动,掔引石堤移。

四际云山曙,南来鸿雁稀。

浮生成底事,惭愧鬓丝丝。

形式: 五言律诗

丹阳来尹送至吕城惜别

感旧今如昔,那堪会复离。

莲舟忘坐久,燃烛爱归迟。

十载江湖梦,寸心天地知。

多君无限意,星月共清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珠崖杂咏次韵七首(其一)

万里望宸极,地远天亦荒。

玉节劳咨度,银潢隔渺茫。

鲋喁濡沫下,狐跃虎貙傍。

皇仁本无间,迟子诞敷将。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