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所作的《得舍弟道原书欲来豫章久而未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弟弟道原的深切思念与期待之情。
首联“报书省我喜终朝,日日相望正寂寥”,开篇即点出诗人收到弟弟的书信后内心的喜悦与期待,每日都满怀希望地等待着弟弟的到来,却因迟迟未见而感到寂寞难耐。
颔联“尺素翻疑鱼腹幻,寸心真惜雁行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以“尺素”(书信)比作鱼腹中的信件,暗示书信的神秘与珍贵;以“雁行”(大雁飞行时排列成行)象征弟弟的远行,表达对弟弟旅途遥远的担忧与思念。
颈联“夜长绛蜡花空艳,秋色芳池草已凋”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秋天的衰败景象,通过蜡烛的美丽与池塘草木的凋零,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尾联“愁极欲将荆树植,连枝照室免萧条”表达了诗人想要在家中种植荆树,让其枝叶相连,照亮房间,以此驱散心中的孤独与萧条,寄托了对弟弟早日归来的期盼和对家庭团聚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思念以及对家庭团聚的向往,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