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报恩寺浮屠览眺十韵

宝域横三界,璇标镇八溟。

盘空依日月,飞磴蹑辰星。

乍似攀仙掌,旋疑陟紫庭。

五城秋雨霁,九市晚烟冥。

远树层层白,连山面面青。

昙花挥麈落,仙梵倚棂听。

弥觉皇居丽,因知佛土灵。

前朝流水尽,初地劫灰经。

销歇悲人代,疏狂混醉醒。

不愁天路近,风御自泠泠。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临报恩寺佛塔时所见的壮丽景色和深刻感悟。首句“宝域横三界,璇标镇八溟”以夸张的手法,将佛塔置于宇宙的中心,象征其神圣与威严。接着,“盘空依日月,飞磴蹑辰星”则通过想象中的攀登,表达了对佛塔高度的惊叹。

“乍似攀仙掌,旋疑陟紫庭”两句,运用比喻,将攀登过程比作接近仙境,进一步渲染了佛塔的神秘与崇高。接下来,“五城秋雨霁,九市晚烟冥”描绘了雨后初晴、晚霞满天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佛塔和谐共存的美好画面。

“远树层层白,连山面面青”通过色彩对比,展现了远处树木的洁白与近处山脉的青翠,营造出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下来,“昙花挥麈落,仙梵倚棂听”则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佛塔内修行者的生活场景,体现了佛教文化的独特魅力。

“弥觉皇居丽,因知佛土灵”表达了诗人对佛塔及其所在环境的赞美,认为这里不仅美丽,更充满了灵性。最后,“前朝流水尽,初地劫灰经。销歇悲人代,疏狂混醉醒”则通过历史的视角,反思人类文明的兴衰,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永恒追求的思考。

整首诗以登高望远为线索,融合了自然景观、宗教信仰和个人感悟,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鲁国主赐宴述谢十韵

闾门停使节,国府觐亲贤。

别殿陈丹扆,重楼敞御筵。

三清甘醴汎,七部法音传。

舞曲秋霜丽,歌声渌水妍。

奎娄古分野,凫峄奠山川。

申白谈诗日,枚邹献赋年。

为儒原在鲁,作客久游燕。

幸侍兰台宴,惭无桂树篇。

春生脩竹雨,人醉绿云天。

欲胜延陵客,观风六代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双鹤六韵

白鹤归何暮,双飞下海田。

夜寒华表月,春暖玉台烟。

赴影随疏节,流声应别弦。

缑山疑是雪,吴市俨如仙。

燕雀空卑翼,蜉蝣自小年。

何当成六翮,飙举阆风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己丑入院部宴八韵

东阁颁新命,南宫考上筵。

车旌三殿下,剑佩五云边。

柳映金堤日,花飞紫陌烟。

九衢欣聚睹,百吏奉周旋。

鷟鸑仪琼树,骅骝望玉鞭。

四科卑汉制,三物狭周年。

桃李归薇省,人文列琰编。

得贤应有颂,欲献衮衣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贡院临校即事八韵

桂阙翘贤日,兰宫列署开。

五方偕计吏,三试擢英才。

画烛通宵映,金钲动地回。

千林输郢匠,万马会燕台。

綵笔全成阵,明珠半出胎。

藻衡悬玉府,钟漏切璇台。

幸厕春城赏,欣看上苑裁。

垂衣逢景运,侧席泰方来。

形式: 排律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