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叔太博未识醉眠亭先贶佳篇

要认荒亭路不赊,浦西桥北对渔家。

窗嫌日曝新栽竹,蔬占畦长未种花。

壁上客来堆醉墨,篱根潮过积寒沙。

被人误号陶潜宅,也学门前五柳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想要认出那荒废的小亭,道路并不清晰,它位于浦西桥北边,紧邻渔家。
窗户嫌恶阳光直射,新栽的竹子还未长大,菜地里的蔬菜占据了一排排,还没种上花朵。
墙壁上留有客人的醉后墨迹,篱笆根处潮水退去后,积聚了寒冷的沙粒。
有人误以为这是陶潜的故居,我也效仿他,在门前种上五棵柳树以作遮挡。

注释

要:想要。
认:识别。
荒亭:废弃的小亭。
路:道路。
赊:清晰。
窗:窗户。
嫌:嫌弃。
日曝:阳光直射。
新栽竹:新种的竹子。
蔬:蔬菜。
畦:菜地的一排。
花:花朵。
壁上:墙壁上。
客来:客人来访。
醉墨:醉酒后的墨迹。
篱根:篱笆根部。
潮过:潮水退去。
积寒沙:积聚寒冷的沙粒。
误号:误认为。
陶潜宅:陶潜的故居。
也学:也模仿。
门前:门前。
五柳:五棵柳树。
遮:遮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开头两句“要认荒亭路不赊,浦西桥北对渔家”通过对荒废老亭和桥边渔家景象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偏远宁静的氛围。“窗嫌日曝新栽竹,蔬占畦长未种花”则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细腻感受和对园艺生活的热爱。中间两句“壁上客来堆醉墨,篱根潮过积寒沙”透露出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和对文学创作的投入。

最后两句“被人误号陶潜宅, 也学门前五柳遮”则表明了诗人对于当地名胜的了解以及对历史文化的继承。这里的“误号陶潜宅”可能是指人们错误地将某处误认为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住宅,而“也学门前五柳遮”则显示出诗人对于陶渊明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田园生活和文化传承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宁静与自由的精神世界。

收录诗词(5)

李行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寄韩宪仲廷评

野径荒亭草没腰,一眠聊以永今朝。

放怀不管人间事,破梦时闻夜半潮。

玉柱刘叉诗未厌,金龟李白酒难招。

知君有意寻安道,咫尺何时动画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醉眠亭

檐低槛曲莫嫌隘,地僻草深宜昼眠。

代枕暮凭溪上石,当帘时借屋头烟。

倦游拂壁画山径,贪醉解衣还酒钱。

一水近通西浦路,客来犹可棹渔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题章诩静观堂

君不见通都荡荡开九逵,肩摩毂击人争驰。

危楼百尺独高卧,下看胶扰无休时。

又不见沧江茫茫与天远,轻舟出没风涛险。

此时著身平地人,遥怜棹夫惊破胆。

静中有味知者希,红尘拔脚与世违。

世人颠倒堕醉梦,我独坐照全天机。

荣名弗羡计非拙,浮利勿争痴更绝。

骋巧不若拙有馀,役智何如痴且愚。

高堂悬镜收赴影,对此令人发深省。

形式: 古风

菩萨蛮.腊梅

薰沈刻蜡工夫巧。蜜脾锁碎金钟小。别是一般香。

解教人断肠。冰霜相与瘦。清在江梅右。

念我忍寒来。怜君特地开。

形式: 词牌: 菩萨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