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杂言

前日雨如丝,缤纷杂朝雾。

昨日雨如注,万壑争驰骛。

今朝有霁色,作意在芒屦。

那知复如倾,漫天飞瀑布。

介休借车振苍穹,十八叶幡如火红。

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

门前小艇疾飞鸿,挽我同趋急流中。

人生如梦贵适意,乘此可食千头龙。

醉中举杯谢舟子,口腹自营吁可鄙。

不闻大禹不过门,血指为疏九年水。

何如乘风拜张坚,唤取女娲来补天。

坐令赤子脱鱼腹,六合内外还桑田。

柳枝却下蛟龙约,谈笑支奇付铁索。

异时天上敢惊呼,斥作人间铛折脚。

形式: 古风

翻译

前日细雨如丝,清晨弥漫着朝雾。
昨日雨势猛烈,山谷间奔腾如马。
今日阳光初现,我有意穿上草鞋出行。
未料又大雨倾盆,似满天瀑布飞洒。
介休借来的车如鹰击长空,十八面旗帜烈焰般红。
浪涛翻滚如万座银屋,河神以山为宫殿。
门前小舟如鸿雁疾飞,拉我一同冲入急流。
人生如梦,贵在随心,此刻可享千般美食。
酒醉中举杯向船夫致谢,只顾口腹之欲实可耻。
不提大禹治水的艰辛,手指染血疏通九年江河。
不如乘风拜访张坚,呼唤女娲来补救苍穹。
让无辜孩童脱离水患,天地间重返田园。
柳条轻挥,解开蛟龙束缚,谈笑间解决奇事。
未来若有人惊呼天上变故,定会被贬为人间破铜烂铁。

注释

丝:细雨。
朝雾:清晨的雾气。
注:猛烈。
霁色:晴朗的色彩。
芒屦:草鞋。
倾:倾盆大雨。
十八叶幡:十八面旗帜。
涛头:浪涛顶部。
河伯:河神。
疾飞鸿:快速飞翔的鸿雁。
适意:随心所欲。
千头龙:各种美食。
舟子:船夫。
大禹:古代治水英雄。
女娲:神话中的补天女神。
赤子:无辜的孩子。
蛟龙约:束缚蛟龙的约定。
铁索:铁链。
铛折脚:破铜烂铁。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多雨的季节,通过对比昨日和今日的雨势,展现了自然界的变化无常。前两句“前日雨如丝,缤纷杂朝雾。昨日雨如注,万壑争驰骛。”描绘了连续的细雨和倾盆大雨,营造出一个阴霾而又动荡的气氛。

诗人在“今朝有霁色,作意在芒屦。”中表达了一种期待和希望,但紧接着却是“那知复如倾,漫天飞瀑布。”这反转突兀,让人感到自然界的不可预测,也许是在暗示生活中的起伏无常。

接下来的几句“介休借车振苍穹,十八叶幡如火红。涛头起伏万银屋,河伯尽以山为宫。”则是诗人对宏伟壮观景象的描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豪放情怀。

而“门前小艇疾飞鸿,挽我同趋急流中。人生如梦贵适意,乘此可食千头龙。”则是诗人在面对激流时的豪迈心态和生活态度的表达,通过驾驭激流来比喻人生应对挑战的勇气。

“醉中举杯谢舟子,口腹自营吁可鄙。”则是诗人在饮酒之际,对舟子的感谢,以及对于生活琐事的淡然态度。

最后几句“不闻大禹不过门,血指为疏九年水。何如乘风拜张坚,唤取女娲来补天。”则是对古代英雄和神话故事的引用,通过这些历史与神话的影射,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抱负和理想。

整首诗语言雄浑,意象丰富,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是一篇集豪放与深邃于一体的佳作。

收录诗词(295)

邓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大雨

夜夜阴云如泼墨,雨势欲挽银河竭。

春工十八落泥涂,骤雨谁云不终日。

魏紫姚黄业已空,嬉游何足介心胸。

只恐年年禾黍地,浸淫尽入阳侯宫。

凭谁为我呼少女,扫空阴翳开天宇。

光风霁日暖层霄,坐令六合同歌舞。

形式: 古风

小饮

断臂一朝续狼肉,楛矢漫空夜相逐。

海凫乱飞三丈毛,蓝田不行四寸玉。

何如南岳追祖风,云间坐致桃李秾。

笑尽酒船三百斛,醉吹箫管上晴空。

形式: 古风

飞萤

谷雨已十日,不散阴云顽。

夜风翼腐草,借光蒲苇间。

往来自相照,似欣天地宽。

何时东方白,红日开云端。

形式: 五言律诗

云际岭

狂直初无涉世才,雷公斥下九天来。

面冲风雪吹三月,马避干戈易四回。

带雪烧柴平体粟,沥槽沽酒慰饥雷。

如闻明日登闽岭,茅舍春风夜满怀。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