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刘辰翁所作,名为《临江仙·其三·壬午七夕》。诗人在这里借助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达了对天命与世事的无奈和讽刺。
"天际何分南与北,五更纵又成横。夜来拾得断河星。化为一片石,持去问君平。"
这几句诗描绘了一幅牛郎织女相会的情景,但牛郎织女原本代表着宇宙间的距离和人类无法逾越的界限。"五更纵又成横"可能暗示时间流转与空间彼此交错,人世间的安排往往超出常理。而夜晚拾得的“断河星”象征着牛郎织女之间那被命运所割裂的情缘,将其化为一片石,再去询问天上的神灵是否公平,这里流露出诗人的无力感和对命运的质疑。
"老大看天一笑,儿童问我须应。向来牛女本无名。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面对天命与世事时所持的态度。"老大看天一笑"可能是指那些看透世事、达观的人,他们对于天上的安排和人类的困惑持有宽容的一笑。而下文中的"儿童问我须应"则表现出诗人在面对未来的无知和好奇时,试图给予一个简单而又充满智慧的回答。最后两句"向来牛女本无名。要知天上事,亦似谤先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观点,即世间很多事情原本就没有固定的名字或解释,而对于那些高深莫测的天命事件,人们往往只能持有怀疑和讽刺的态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牛郎织女这个古老神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以及宇宙秩序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