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地霜浓九月寒,驼裘破晓上征鞍。
也知骨相非麟凤,惭愧州人向掌看。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战士在严寒的北方九月份踏上征途的情景。开篇“北地霜浓九月寒,驼裘破晓上征鞍”生动地展示了北方早秋的寒冷以及战士即将出发的情况。"驼裘"是古代军人的冬衣,而这里出现“破”,则透露出战事频繁、物资短缺的情形,反映出战争带来的困苦。
诗人在接下来的两句“也知骨相非麟凤,惭愧州人向掌看”中流露出了自谦与不甘平庸的感情。"骨相"意指人的才能和品格,而"麟凤"则是古代象征着才德兼备的人物,这里说“非麟凤”,表明诗人对自己能力的自知之明,同时也是一种谦逊的表达。最后一句“惭愧州人向掌看”则表现了诗人对于不能为家乡带来荣耀的遗憾和自责,"州人"指的是同乡,而"向掌看"则是希望被人注意和期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战争背景下战士的艰苦生活、个人的才华不足以及对家乡的责任感。
不详
《宋史》写作李璧,又号雁湖居士,谥文懿。南宋历史学家李焘之子,殁于1222年,享年65岁
赤壁危矶几度过,沙头江上郁嵯峨。
今人误信黄州是,犹赖水经能正讹。
天连海岱压中州,暖翠浮岚夜不收。
如此山河落人手,西风残照懒回头。
沙上翩翩两白鸥,西风想见芰荷秋。
晚来十幅冰纨净,断取潇湘一片愁。
青云歧路休回首,扁榜看来也自惊。
何日深山更深处,只留黄犊伴春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