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漭漭风涛外,天随底处寻。
碧云千嶂暝,红树九秋深。
故国荒城梦,空江倦客心。
行藏那复计,篷月闯孤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松陵湖畔停船的情景。首句"漭漭风涛外"展现了广阔的水面上波涛汹涌,环境壮阔而寂寥。接着,"天随底处寻"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天空的无尽追寻,流露出淡淡的迷茫和孤独。
"碧云千嶂暝"写出了暮色中青山被晚霞染成深沉的碧色,山势如屏障般静默。"红树九秋深"则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色,红叶满枝,显得深沉而富有诗意。
诗人的心境在"故国荒城梦"中流露出来,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过往的回忆交织在一起,伴随着"空江倦客心"的疲惫感。最后,"行藏那复计,篷月闯孤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内心的孤寂,只能借月色和独自饮酒来排遣。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寓情于景的抒怀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不详
原籍汴梁(今河南开封),南渡后寓临安(今浙江杭州)清湖河。所居有池亭竹木之胜,命曰适安。有《适安藏拙馀稿》、《适安藏拙乙稿》。理宗淳祐元年(一二四一)自序其集。事见《南宋古迹考》卷下。 诗,以顾氏读画斋《南宋群贤小集》本为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路接官河柳行斜,蹇驴冲暑憩田家。
雨馀天迥云生叶,日午风轻稻放花。
袯襫已悬黄犊睡,桔槔不动绿阴遮。
老翁相见如相识,命坐藜床自析瓜。
既安能适复何疑,小筑重营即旧规。
狡兔反为三窟累,鹪鹩终遂一枝期。
种成水际芙蓉径,凿得亭前菡萏池。
客有可人尊有酒,四时风月总相宜。
每见中吴士,多称太守贤。
一毫无暴政,千里乐丰年。
心醉西楼月,身飞北阙天。
那知人事异,梦绝柳桥边。
老枫残月晓江滨,送客归来又送君。
愁滴离声三叠泪,眼穿行色万重云。
过湘应取离骚续,到邑终期课最闻。
莫为西班羞薄宦,要思先世立殊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