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阮

水晶宫殿黄金阙,玉斧修成大圆月。

漆光照胆毛发寒,依约峰峦见林樾。

谁人于此安四弦,流水高山寄清越。

初如孤鹤唳蓝田,渐若群鸾舞丹穴。

疏疏夜雨滴秋阶,忽然雪竹空岩折。

世间万态不可穷,弦中有口俱能说。

锦瑟华年过眼休,枯桐已为伯牙绝。

是间真意亘千古,千古仲容名不灭。

人生俯仰天地内,瞬息百年同一阅。

请君姑置是非事,来凭云窗听高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听阮》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描绘听阮琴声的场景,展现了音乐与自然、人生的深刻联系。

开篇“水晶宫殿黄金阙,玉斧修成大圆月”,以宫殿、月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神秘莫测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仙境之中。接着,“漆光照胆毛发寒,依约峰峦见林樾”两句,运用光影和自然景象,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深邃,同时也暗示了内心世界的纯净与深沉。

“谁人于此安四弦,流水高山寄清越”则引出了主题——阮琴的演奏。阮琴以其独特的音色,承载着流水般的悠扬与高山般的壮阔,寄托了演奏者的情感与思绪。接下来,“初如孤鹤唳蓝田,渐若群鸾舞丹穴”通过比喻,生动地描绘了阮琴声从孤独到热闹的变化过程,展现了音乐艺术的魅力与感染力。

“疏疏夜雨滴秋阶,忽然雪竹空岩折”这两句,将自然界的景象融入音乐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丰富。夜雨、秋阶、雪竹、空岩,这些元素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也象征着音乐能够跨越时空,触动人心深处的情感。

“世间万态不可穷,弦中有口俱能说”表达了音乐能够表达世间万物之态,具有无穷的力量。这不仅是对阮琴音乐的赞美,也是对音乐艺术普遍价值的肯定。

“锦瑟华年过眼休,枯桐已为伯牙绝”引用了伯牙与子期的典故,强调了音乐与情感、友谊之间的深厚联系。伯牙因失去知音子期而不再弹琴,这里的“枯桐已为伯牙绝”表达了对音乐艺术中情感交流的珍视与怀念。

最后,“是间真意亘千古,千古仲容名不灭。人生俯仰天地内,瞬息百年同一阅。请君姑置是非事,来凭云窗听高洁。”总结全诗,强调了音乐艺术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永恒价值,以及它在人们心灵深处留下的纯净与高洁。同时,鼓励人们放下世俗的纷争,静心聆听音乐之美,寻找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阮琴音乐的描绘,展现了音乐艺术的无限魅力,以及它与自然、人生、情感之间的深刻联系,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收录诗词(652)

史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 字:直翁
  • 号:真隐
  • 籍贯:明州鄞县
  • 生卒年:1106年—1194年

相关古诗词

寄题胜金阁

黄金委粪壤,六籍垂日星。

兹焉论胜负,无乃未知经。

云林倚杰阁,楚楚罗汗青。

寄与阁上人,移之置中扃。

形式: 古风 押[青]韵

古风四首(其一)颐真

门外长安道,纷纷名利人。

谁知方寸许,有地可颐真。

真能了万象,亦复冥诸尘。

不离虚幻境,举目见全身。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古风四首(其二)云壑

壶天眇巨壑,微云映脩林。

英英从何来,肤寸忽千寻。

早岁骤为雨,春空轻作阴。

会须搔首听,中有老龙吟。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古风四首(其三)月岩

青山吐白玉,团栾光万顷。

何时飞来峰,著此破昏暝。

料想清夜阑,主人深自领。

安得招欢伯,三人成对影。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