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恭尹在明末清初时期的作品,名为《送蔡尚之之琼州读书其兄肇之官舍》。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远方生活的感慨。
首联“弟兄琴砚久相依,复向官斋共掩扉”,描绘了兄弟二人长久以来相伴相依的生活场景,他们共同弹琴、研墨,如今蔡尚之即将前往琼州读书,陈恭尹与他一同关闭官舍的门扉,预示着离别的时刻已至,情感深沉而真挚。
颔联“春草池塘他夕梦,北风鸿雁一行飞”,运用了象征手法,春草池塘代表了生机与希望,北风鸿雁则寓意着离别与迁徙。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与对友人旅途的关切,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各自将面对的孤独与挑战。
颈联“香株有胆堪充佩,椰子无心足慰饥”,以香株和椰子为喻,香株象征着友情的珍贵与持久,即使分离也能成为彼此的牵挂;椰子则代表了物质上的支持与慰藉,即使身处异乡,也能感受到家乡的温暖。这两句诗体现了深厚的友情与对友人旅途中的关怀。
尾联“莫谓海天南尽处,海公人物古来稀”,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的鼓励与期待,即便身处遥远的琼州,也应保持坚韧不拔的精神,因为海公(指蔡尚之)这样的人物自古以来就极为罕见。这不仅是对友人的祝福,也是对自己以及所有追求理想之人的一种激励。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离别的不舍,也有对未来的期许,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