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丹诗诀(其八十三)

尽道真人总默然,如何也不示言诠。

若不骄傲事无语,只是胸中欠汞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金丹诗诀(其八十三)》由宋代道士陈楠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道家内丹修炼的深奥哲理。诗中的“真人”指的是得道成仙之人,他们往往在言语上保持沉默,因为真正的智慧和真理难以用言语完全表达。诗中提到的“汞铅”,在道家炼丹术中,汞(水银)和铅是重要的炼丹材料,象征着物质世界的转化与升华。

“尽道真人总默然,如何也不示言诠。”这两句诗描绘了真人的形象,他们虽然不言不语,但其内在的智慧和修为却能超越言语的限制,直接触及事物的本质。这种沉默并非无知或冷漠,而是对言语有限性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直接体验和内在觉知的重视。

“若不骄傲事无语,只是胸中欠汞铅。”这两句进一步解释了真人的行为模式。如果一个人没有骄傲自大,那么他的话语就会更加真诚和有价值,因为他不会轻易地发表未经深思熟虑的观点。这里的“汞铅”再次强调了内在修炼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内心的修炼,达到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转化,才能真正理解宇宙的奥秘,实现自我超越。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隐喻和象征手法,探讨了道家哲学中关于言语与沉默、内在修炼与外在表现的关系,以及个人修为与宇宙真理之间的联系,体现了道家思想中追求内在和谐与宇宙统一的精髓。

收录诗词(109)

陈楠(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陈泥丸。(常以土掺合符水,捏成小丸为人治病,故世号陈泥丸。)金丹派南宗徒裔尊为“南五祖”之一。南宋高道,以箍桶为业。自云“道光禅师薛紫贤,付我归根复命篇”。宋徽宗政和年间擢举道录院事,后归隐罗浮山。不数年,定居长沙,开创南宗“清修派”。为南宗第四代传人,“南五祖”之四。四祖达到160岁以上

  • 号:翠虚子
  • 籍贯:惠州博罗(今属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
  • 生卒年:公元?----1213

相关古诗词

金丹诗诀(其八十五)

龙虎丹砂义最幽,五神金内汞铅流。

千朝变紫飞云去,直至大罗天上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金丹诗诀(其八十六)

用铅须得汞相和,二姓为亲女唱歌。

鍊到紫河车地动,白云相伴鹤来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金丹诗诀(其八十七)

红黑相将妇嫁夫,一年一度入丹枢。

洞房深处真云雨,产个婴儿一似渠。

形式: 七言绝句

金丹诗诀(其八十八)

坎男离女往乾天,买药烧丹不用钱。

偃月炉中烹造化,一些妙药要真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