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德祖惠山诗一首

好山如幽士,胜绝不可攀。

往者天姥梦,长谣愁谪仙。

兹山出平野,秀特无株连。

招提倚云锦,森然见林峦。

幽寻无十里,正处闲忙间。

入门心目静,世累若可捐。

灵泉出土脉,汩汩无流难。

茶神瀹浮乳,方士沉馀丹。

我生猿鹤姿,颇有山水缘。

何时共清赏,杖屦穷崖巅。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山水画卷。诗人以“好山如幽士”开篇,将山比作隐士,表达了对山的崇敬之情。接着,“胜绝不可攀”一句,既赞美了山的壮丽,也暗示了其难以触及的神秘感。

“往者天姥梦,长谣愁谪仙”,诗人借用古代传说中的天姥山与李白的典故,表达了对山的向往与对历史名人的追思,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愁。

“兹山出平野,秀特无株连”,转而具体描绘眼前之景,山从广阔的平原中突起,独特而又不与周围环境相连,展现出山的独特魅力。

“招提倚云锦,森然见林峦”,“招提”指的是寺庙,此处描绘了寺庙依山而建,与云锦相映成趣,周围的山峦则显得更加生机勃勃。

“幽寻无十里,正处闲忙间”,诗人通过“幽寻”这一行为,展现了探索自然的乐趣,同时指出这种体验既远离尘嚣,又不失生活的节奏。

“入门心目静,世累若可捐”,进入这样的环境,心灵得到了净化,世俗的烦恼仿佛都被抛诸脑后。

“灵泉出土脉,汩汩无流难”,泉水从地脉中涌出,源源不断,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循环。

“茶神瀹浮乳,方士沉馀丹”,诗人借茶与丹药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这里的神秘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最后,“我生猿鹤姿,颇有山水缘”,诗人自述自己如同猿鹤般自由自在,与山水有着不解之缘。

“何时共清赏,杖屦穷崖巅”,表达了诗人渴望与志同道合之人共同欣赏这山水之美,深入探索每一寸土地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的细腻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

收录诗词(697)

程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历官吴江主簿、太常少卿、秀州知府、中书舍人侍讲、提举江州太平观、徽猷阁待制。诗多五言古诗,风格清劲古淡,有《北山小集》

  • 字:致道
  • 号:北山
  • 籍贯:衢州开化(今属浙江)
  • 生卒年:1078—1144

相关古诗词

用德祖韵送毛彦时二首(其一)

往者玉楼客,栖迟感秋蓬。

龙钟江海士,屑屑悲穷冬。

今我亦羁旅,号寒思祝融。

故乡邈千里,胡马长嘶风。

平生饮最少,亦复贤圣中。

其谁共谈笑,无乃志所同。

泮宫备文质,楩楠饰雕栊。

毛子亦好古,摛辞丽春工。

飘然适我愿,一舸来自东。

明时猎英奇,备问罗皋龙。

逢辰若公等,附凤云从龙。

遥知赋伐木,相望有梁鸿。

形式: 古风

用德祖韵送毛彦时二首(其二)

断港冰未泮,海风起蓬蓬。

君行亦良苦,浮家秋复冬。

故人一相遇,醉觉心形融。

道旧有深乐,班荆馀古风。

何当度杨子,起视东井中。

未应迫期会,促步佐一同。

况当万灯燃,流光煖疏栊。

胡为即言别,系书凭鸟工。

空令千里月,团团出天东。

解舟动栖禽,破晓啼匆匆。

酒阑城西道,已失衔烛龙。

振衣一回首,瞥去如惊鸿。

形式: 古风

为宜兴郑主簿赋寓轩一首

物生太空中,巨细同一寓。

机缄固有待,舟壑本无住。

二仪立毫尘,万化失朝暮。

要之傥来寄,正自堕形数。

滔滔人间世,俯仰若泡露。

浮游皆适然,蚊睫漫来去。

着身方丈室,聊作槁梧据。

了观诸幻境,内外绝欣恶。

须知五蕴山,今我聊托附。

回头主人翁,妙住了无处。

形式: 古风

君明出留题吴江诗次韵

包山水脉通西垠,森然林屋开东晨。

飞仙下视三万顷,岂异滴水陶家轮。

时时馀浸被吴楚,赤子■■哀漂沦。

松江一支东入海,海道今者皆扬尘。

遂令洪波洄不吐,禹迹莫辨伪与真。

滔滔利往桥下水,省照黄绶孤吟身。

月轮行空万籁息,尚记此境清无伦。

当时苦恨无好句,空负岁月临江津。

得公新诗妙入理,羊酪敢方千里莼。

公言慎勿作境会,取舍过咎由来均。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