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州上元二首(其一)

蜀川东抱战声流,元夕来监舍畔州。

莫把华灯照人泪,只堪掩面替民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蜀地东部常听见战乱的喧嚣,元宵节时我来到这座临监狱的州城。
不要让明亮的灯火映照出人们的悲伤泪水,它只能用来遮住脸庞,替百姓分担忧愁。

注释

蜀川:蜀地,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这里指四川一带。
战声流:战乱的声音不断,形容战事频繁。
元夕:农历正月十五,即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监舍:监狱或牢房。
华灯:装饰华丽的灯笼,常用于庆祝节日。
掩面:遮住脸,表达悲伤或羞愧。
民愁:百姓的忧虑和苦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和民众的深重忧愁。"蜀川东抱战声流",开篇即刻画出战事频繁,蜀地动荡不安的情形。"元夕来监舍畔州",则是指在传统的上元节(即元宵节,即春节期间的灯会)之夜,诗人却不得不来到监狱旁边的州城里,这反映出战争使得民众连欢庆佳节的机会都被剥夺。

"莫把华灯照人泪"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战乱中民众痛苦遭遇的深切同情。华灯本应是节日里增添喜气洋洋景象的装饰,但在这里,却成了照亮人们眼中的泪水,凸显出战争带来的悲哀。

"只堪掩面替民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无奈和深沉。诗人愿意代替民众承受这一切忧愁,但即便如此,也只能是掩面而泣,无力回天。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人民苦难的同情,也反映出个人的渺小与历史洪流的无力抗争。

收录诗词(518)

李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相关古诗词

彭州送花

市上芳菲小洛阳,谁家细马走红妆。

名花未恨东风老,只恨先生两鬓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谢王公才惠资阳梨二首(其二)

满盘冰玉岂虚投,落笔琼琚未易酬。

欲写霜柑三百颗,更寻火枣八千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谢王公才惠资阳梨二首(其一)

老火丹田热欲吹,不妨冰雪重提携。

金多不用千头橘,刀割无嫌三藏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谢夏彦博知县惠落雁木并紫笋茶绿菜二首(其二)

入用定知材见伐,不鸣仍以雁遭烹。

漆园二物都疑著,老去从军得细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