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六)

一人打毡拍板,一人吹无孔笛。

梵音清雅,令人乐闻。

且道是什么曲调,洞庭山脚太湖心。

形式: 偈颂

翻译

一个人在敲击毡子和板子,另一个人吹着没有孔的笛子。
他们的音乐声音纯净优雅,让人感到愉快。
请问这是什么曲调,它源自洞庭山脚下,心向太湖。

注释

打毡拍板:用毡子和板子演奏。
无孔笛:一种没有笛孔的乐器。
梵音:佛教音乐,通常指清静、神圣的声音。
清雅:清新高雅。
道:询问,指的是曲调。
洞庭山脚:地理位置,指湖南洞庭湖附近。
太湖心:太湖中心地带,可能象征音乐的发源地或主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两位艺人正在进行一种独特的音乐表演。一人使用打毡和拍板,制造出节奏感;另一人则吹奏着没有孔的笛子,发出清雅的梵音。这种音乐仿佛来自佛家禅境,让人听了感到愉悦。诗人并未直接提及曲调的名字,而是暗示它是洞庭山脚下的太湖之畔所特有的,可能蕴含着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深远。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简练的笔触,传达了音乐与自然景色的和谐交融,以及听者内心的平静感受。

收录诗词(250)

释崇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一三二~一二○二),俗姓吴。二十三岁受戒於大明寺。首谒灵石妙禅师,继见大慧杲禅师於径山。孝宗隆兴二年(一一六四),得度於临安西湖白莲精舍,此后遍历江浙诸老宿之门。后入闽见乾元木庵永禅师,逾年,见密庵於衢之西山,从之移蒋山、华藏、径山。密庵迁灵隐,命为首座。不久出世於平江府阳山澄照寺。后徙江阴军君山报恩之光孝寺、无为军冶父山实际寺、饶州荐福寺、明州香山智度寺、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诏住临安府景德灵隐寺,居六年,道盛行,得法者众。嘉泰二年卒,年七十一

  • 号:松源
  • 籍贯:处州龙泉(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五)

诸方如法开炉,虎丘家风淡泊。

拈出个铁馂馅,个里宁容啖啄。

休啖啄,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三)

欲得大用现前,直下顿忘知见。

诸见若尽,昏雾不生,大智洞然。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二)

恁么恁么,牵犁拽杷。不恁么不恁么,泥多佛大。

临济三玄,赵州勘破鼻孔大。

形式: 偈颂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其七十一)

佛眼觑不得,祖师提不起。石裂崖崩,掀翻到底。

不风流处更风流,也是波斯入闹市。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