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传朋游丝帖歌

园清无瑕二三月,时见游丝转空阔。

谁人写此一段奇,著纸春风吹不脱。

纷纭纠结疑非书,安得龙蛇如许癯。

神纵政喜萦不断,老眼只愁看若无。

定知苗裔出飞白,古人妙处君潜得。

勿轻漠漠一缕浮,力道可采千钧石。

眷予弟兄情不忘,轴之远寄悠然堂。

谢公遗髯凛若活,卫后落鬒摇人光。

翻思长安夜飞盖,醉哦声落南山外。

乱离契阔三十秋,笔意与人俱老大。

政成著脚明河津,外家风流今绝伦。

文章固自有机杼,戏事岂足劳心神。

形式: 古风

翻译

春天的园林洁净无暇,二三月间,常有游丝在空中飘荡。
是谁写下这幅奇特画面,即使春风吹过纸面,也无法抹去。
纷繁交错的线条让人疑惑并非书法,怎会有如此瘦劲的龙蛇舞动。
即使神灵喜欢这种连绵不断的风格,我老眼却只能遗憾地看着仿佛无物。
定然知道这是飞白的技法,你深得古人的巧妙之处。
不要轻视那一缕淡淡的痕迹,其中蕴含的力量足以撼动千钧巨石。
你对兄弟之情念念不忘,将它卷轴寄予远方的厅堂。
谢公的胡须仿佛栩栩如生,卫后的乌发摇曳生辉。
回想起长安夜晚的华美车盖,醉酒吟哦之声飘向南山之外。
历经战乱离散三十载,你的笔法与人都已苍老。
你的成就如同照亮河津的明灯,外家的风流无人能及。
你的文章自有独特的结构,琐事何必耗费心神。

注释

游丝:春天的蜘蛛丝。
著纸:写在纸上。
龙蛇:形容书法的劲健有力。
萦不断:连绵不断。
飞白:古代的一种书法技法。
漠漠:隐约、微弱。
千钧石:极重的石头,比喻力量巨大。
轴:画卷或卷轴。
凛若活:生动逼真。
乱离:战乱离散。
政成:成就显著。
戏事:琐碎之事。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子翚的《吴传朋游丝帖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是一首书法赞美诗,通过对书法作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书法艺术的深厚情感及高度评价。

“园清无瑕二三月,时见游丝转空阔。”开篇便以春日闲适的景象为背景,营造了一种恬静雅致的氛围。诗人眼中的游丝轻盈,与空气中飘逸的笔触相呼应,展现了书法之美。

“谁人写此一段奇,著纸春风吹不脱。”这里赞美的是吴传朋的书法作品,认为其笔力雄健而不失灵动,如同春风一般不可阻挡地留在纸上。

“纷纭纠结疑非书,安得龙蛇如许癯。”诗人对书法艺术的精妙之处给予了高度评价,将其比作龙蛇般生动而富有变化,既赞美了作品,又通过比喻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神纵政喜萦不断,老眼只愁看若无。”诗人在此表达了自己对于书法艺术的热爱与沉醉,即使年岁已高,但仍旧对这门艺术充满激情和渴望,视线中似乎总是缺乏这样的美妙。

“定知苗裔出飞白,古人妙处君潜得。”这里诗人肯定了书法的传承性和作者所取得的成就,认为这一技艺源远流长,且吴传朋在其中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造诣。

接下来的几句:“勿轻漠漠一缕浮,力道可采千钧石。眷予弟兄情不忘,轴之远寄悠然堂。”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深切情谊,以及对书法艺术的重视和推崇。

“谢公遗髯凛若活,卫后落鬒摇人光。”这两句通过对历史上著名书法家的赞美,进一步强化了对于吴传朋作品的尊敬之情。

“翻思长安夜飞盖,醉哦声落南山外。”这里诗人的心境转向往昔,忆叙古代文人墨客的风流韵事,将书法艺术与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相联系,增添了一份超越时空的情感色彩。

“乱离契阔三十秋,笔意与人俱老大。”诗末两句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岁月流转中书法艺术和人生境遇的共鸣,既有对过往美好记忆的怀念,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精妙的比喻及深情的抒情,不仅展现了书法艺术之美,更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热爱。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弃竹夫人

爱憎情易迁,感物思郁纡。

念昔未弃捐,尝侍君子居。

烦襟一披豁,雅抱何清虚。

蹉跎怨时暮,凉德竟见疏。

飞霜皓中庭,枵然委墙隅。

的皪珠帏深,荧煌锦茵铺。

岂不怀旧恩,君心已非初。

当年纨扇谣,抱恨同区区。

形式: 古风

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其三)

尖萼破微霜,明犀透清暾。

不有朱紫繁,那知中色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其二)

浑疑蜡作花,貌野中抱幽。

冷香不盈阶,意尽仍一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张巨山赋蜡梅因成四首(其一)

取名慕横枝,要自同风格。

虽微调鼎味,宛有金铉色。

形式: 五言绝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