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宗元永州志浯溪,几年烟草含凄迷。
昌黎海门水半扉,至今诗句藏翠微。
涪翁亦从天上归,自凿岚翠成岩栖。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宁静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通过对比和联想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宗元永州志浯溪,几年烟草含凄迷。" 这两句描写的是诗人对于古代名山志河——浯溪的记忆,那里充满了岁月积淀下的淡淡哀愁和迷离感,这里的“宗元”指的是唐代著名道士李白,永州即今湖南永州市一带,而浯溪则是传说中李白修炼成仙之地。"几年烟草"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界的生长变化。
"昌黎海门水半扉,至今诗句藏翠微。" 这两句则转向对北宋文学家王安石(号称“昌黎先生”)在海门(今江苏省南通市)的居所进行描写,其中的“水半扉”形象生动地勾勒出一个隐逸自得的生活状态,而“至今诗句藏翠微”则表明了王安石的文学作品至今仍散发着淡雅清新的气息,仿佛隐藏在翠绿的竹林深处。
"涪翁亦从天上归,自凿岚翠成岩栖。" 最后两句诗人转而写及自己,"涪翁"即诗人的别称,"亦从天上归"可能暗示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向往。而“自凿岚翠成岩栖”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像神仙一样在山中修炼,最后找到自己的精神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高僧道士和文人的居所或隐逸生活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好与精神超脱的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淡泊明志、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
不详
乍雨微寒养麦天,村村斜日起炊烟。
老夫但愧瓶无酒,芳草如茵好醉眠。
龙蛇满纸势如飞,净几明窗得句时。
一阵好风吹过我,吟馀束手竖降旗。
今日韶光满九旬,浮生又了一年春。
莫言虚度浑无补,学得先生句法新。
不是骚人不是农,笔耕墨耒愿年丰。
有时啜罢卢仝茗,习习能生两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