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其四)五位

兼中至锦缝,金针双锁备。

靴头线绽足知音,有耳不临流水流。

形式: 偈颂

鉴赏

这首诗《颂古(其四)五位》由宋代僧人释慧兰所作,以禅宗的智慧和哲理为内涵,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思。

“兼中至锦缝,金针双锁备。”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精细的刺绣画面,兼中的技艺使得绣品如同锦缎般华美,而金针的运用则展现了高超的技艺,双锁的比喻寓意着技艺的精妙与和谐。这里不仅赞美了刺绣艺术的精湛,更隐喻了在人生道路上追求平衡与和谐的重要性。

“靴头线绽足知音,有耳不临流水流。”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靴头线绽,象征着在人生的旅途中,即使遇到困难或挑战,也能像靴头的线一样坚韧不拔,展现出内在的力量。知音的比喻,则强调了理解与共鸣在人生旅途中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有耳不临流水流”则是一个巧妙的转折,意在说明即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只要内心坚定,就能保持自我,不受外界干扰。这里的“有耳”可以理解为内心的感知力,提醒人们在纷扰的世界中保持清醒,不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在复杂多变的生活中,追求内在的平衡、理解与坚持自我价值的重要性。它不仅是一首艺术作品,更是对人生智慧的深刻探讨。

收录诗词(6)

释慧兰(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古(其五)五位

兼中到眼里,双瞳齐喝道。

少室山前铁马驹,三便吃尽无根草。

形式: 偈颂 押[皓]韵

春将至,岁已暮。思量古往今来,祇是个般调度。

凝眸昔日家风,下足旧时岐路。

劝君休莫莽卤,眨上眉毛须荐取。

东村王老笑呵呵,此道今人弃如土。

形式: 偈颂

偈二首(其一)

出门见山水,入见见佛殿。

灵光触处通,诸人何不荐。

形式: 偈颂 押[霰]韵

偈二首(其二)

阎浮有大宝,见少得还稀。

若人将献我,成佛一饷时。

形式: 偈颂